名牌的背后……
名牌的背后是什么?是产品质量?是公司规模?是实力大小?还是……众说不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名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是看得见的硬性产品,还是看不见的软实力?关于这个话题的理解,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著名战略策划专家王志纲说,“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另一位中国策划界颇有名气的人士指出,“名牌的背后是实力”。都有一定的道理,名牌的背后肯定有某种文化属性和雄厚实力的支持。哪一个更重要?由于其存在形式不一样,无法作一个准确判断,但“文化”与“实力”并不是同步出现的,通常情况下,应该是文化在前、实力后发。但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名牌的背后必然是两者的结合。
前不久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日之泉”,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饮用水产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日之泉集团董事长林志伟的一段话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当初进军饮用水市场时,虽然已经作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我始终相信这样一个商场法则:‘一年亏,两年平,三年赚’,但日之泉却没有这样平稳发展,在第一年亏本的情况下,第二年继续亏,公司其他领导都有些动摇,怀疑走这条路线的正确性。然而,往往任何事情只要再多坚持一小步,就有可能实现相反方向的转变,而日之泉集团饮用水市场的大获全胜就证明了这一点。到了第三年,日之泉品牌已经相当有名气,自然销路也顺利成章地被打开了,销量和利润逐年节节高升,逐渐成长为大众喜爱的品牌。”——这些观点听起来觉得很平实,但仔细回味起来,却正是商场中不变的企业发展之道:因为有了追求和信念,才不致于让一个品牌在众人的怀疑和犹豫之间没落下去。
一种产品、一个企业,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总会有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形态在里头,即企业家创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企业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进行哪些方面的服务,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个体和整体的素质如何……简言之,这就是一个企业初级的文化内质,没有了这种文化作为发展的源动力和支撑力,企业的存在形式可能是模棱两可,从一定程度上看,也就根本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完整企业。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3
当然,名牌与品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一字之差,有其根本的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名牌是要靠实力来扶持的,而达到了名牌的高度,则需要培养一批名牌之上的品牌,品牌的塑造则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成型。因为名牌并不一定是品牌,但品牌一定是名牌。实力无非就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能够看得见的、容易模仿的财富,论实力,企业与企业之间只有强与弱、多与少的差距,而且这种相对的财富随着时间的转移会发生变化,正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但当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之后,则会具备其独有的特性,从而区别于其他产品或企业,品牌才有利于被大众广泛认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名牌之后若没有形成品牌的追求愿望和能动优势,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失去长远发展的大好机会。
因此,名牌只是一个阶段,是品牌成型的基础,没有名牌这个基础,品牌就无从谈起,但以名牌为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无助于长远发展。品牌,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必需品。
许多人看着全球名牌企业和产品,大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性,而且“横行霸道”于全世界,不免心生羡慕之情,恨不得自己也长一对翅膀,飞速地赶上并超过那些品牌,成为行业“龙头老大”。或许,在他们意识当中,品牌是可以随时随地都能创造的。殊不知,在那些成功经验炫丽多彩的光环笼罩下,其背后经历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的甜酸苦辣、鲜为人知的“痛苦”历程是怎么样度过的?其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是怎样炼成的?
提起华为,令全球的同行都为之钦佩,就连思科这样的世界级企业CEO曾表示,华为将是思科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创办十多年的民营企业何以敢与行业“全球老大”形成对峙的局面?是靠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对商业形势的审时度势和正确判断,是靠一个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来实现的,华为的企业文化中一个亮点就是极强的团队精神,尤其是创业初期,上至老总、下至员工,几乎是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精神,华为就是家,家就是华为,将职业当作事业。另外,华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抛开国家的扶持政策不说,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对于自身产业的执着追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暴涨,许多并非房地产专业出身的企业按奈不住“寂寞”,纷纷涉足进入能够快速赚钱的行业,面对这种诱惑,任正非不为所动,仍然一心一意研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从“专”到“强”,从而成为世界级的名牌产品。
一个企业的路子不是越走越小,就是一步步地走向衰弱,这固然与“生不逢时”有一定的关系,但在整个团队前进的过程中,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关键还是要靠人的智慧来经营,名牌甚至品牌是在人的信念之上逐渐建立起来的。当我们观察那些让竞争对手既害怕又佩服的个人或企业,最终能够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时,他们的身上必然与某种规律性的事物有着紧密的联系。
海尔,中国无人不知的名牌,在世界上也是响当当的企业,作为与华为同时荣登世界级的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也同样是一波三折,而在此过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海尔的“Haier,higher”品质,表达了海尔人积极向上的发展理念,精品也同样出自于这种不断超越自身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不管是当年张瑞敏“狠心”砸掉那几十台有点小毛病的冰箱,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世界“进军”,无不体现这个团队称霸的“野心”和逐渐培育起来的实力。对于海尔来说,这种支持企业大踏步向前的企业主文化就是不但要做中国的海尔,更要做世界的海尔,有了这个信念,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开创一条中国特色和世界模式的道路出来。
一个企业的文化并不是单指你这个企业有多少悠久历史,有多少可以值得让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对于发展进步的认识,确切地说,是一种对于事业的追求和信念,有没有“做大、做专、做强、做长远”的心理准备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这句谚语所揭示的真理就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不仅要起到凝聚人心的力量,还要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个企业的规模可以很小,因为这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企业,它的理想和目标绝不能太过狭隘,否则必然会“坐井观天”。通用电器在一百多年前成立时,以生产灯泡起家,当时在那种小作坊式的环境下,创始人的理想却不小——“让天下亮起来”,一百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世界同行业老大,这种宏伟理想却没有动摇过;迪斯尼当年在美国诞生时,提出了“让天下人开心起来”的口号,它的创始人可能当时也没有想过会将迪斯尼延伸至世界其他地方;阿里巴巴创业初期,虽然困难重重,但明确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伟大构想,这样的理念与阿里巴巴今天B2B电子商务市场全球第一的地位相符合……不可否认,这种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企业的远大理想和追求目标,正所谓“人穷不能志短”,精神力量的价值不可被低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企业的信念和理想是否远大没有直接的关联。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企业成长壮大,必然先要有文化的支撑,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实力上有所发展,最终反过来强化企业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