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朋友跟我讲述过她身边的故事,她的女性好友哭哭啼啼来找她,说是老公有了外遇,家里除了热战就是冷战,似乎已经到了破灭的边缘了。一堆餐巾纸被泪水消耗之后,这个朋友晚上留在她家继续吐苦水,不想回去面对家里的战火。晚上,当她看到这个闹婚姻矛盾的朋友所穿的内衣内裤时,就说:“我能理解你的老公了。”她穿的是她老公淘汰下来的内裤和一件已经破洞连破洞的背心。这样的着装即使让同性看了都接受不了,何况老公?她苦笑着说:“这些衣服都还可以穿,扔了可惜,而且穿在里面又没人看到。”朋友说:“就你这样的硬件和软件,怎么与外面热辣的比基尼竞争?”于是她试着改变,从内到外,改变自己的着装、改变自己火辣的脾气、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处事态度,最后居然化解了一场家庭危机。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动物,不管是男女。可能男的更多地表现在对美色的追逐上,而女的更多的表现在对漂亮衣服的追求上。虽然年龄不可阻挡衰老无法改变,但是好的心态和好的对待自己的方式会让女人象酒,越老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25岁之前靠的是父母赋予的外貌,25岁以后靠的就是由内而外了。我没有走近婚姻,所以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相信不少有婚姻经历的朋友对此会有同感。不少女的比较节俭,回到家就换上多年以前淘汰的衣服,开始做家务,老公看到的几乎都是不修边幅的形象,如果此时再加上喋喋不休的唠叨,那魅力指数不说急遽下跌甚至可能为负了。
看到她,想提醒自己以后千万别做这样凌乱不堪的女人,不管境遇如何,都不能放弃收拾自己。
四十三、母亲的牺牲
在我来这之前,只是因为工作原因偶尔跟她有一些电话或者网上联系;我到之后,知道她已经休了四个月的产假;见到过她可爱的儿子,看到陌生人不哭反笑,偶喜欢的小孩个性(我最受不了成天哭的BB)。
产假结束以后,她回来上班,却发现没有了她的岗位。她原来从事的岗位上已经有人在了,虽然她本人很想回到自己从前的岗位继续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但是很抱歉——那个坑里已经有萝卜了。她来找我,言谈之间的意思是想让我帮忙,虽然我很想帮,但是无能为力。作后公司似乎是勉为其难地在其他部门增加了一个岗位给她。忽然觉得作为女性,在这点上很悲哀,她也是公司的老员工,以前工作也一直尽心尽力,在该岗位工作中也是收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的,就因为休了几个月产假,以前的一切付出似乎都被抹平了,能选择的只有重新开始。
休产假是她的错么?作为女性,大部分人都难以避免生养孩子这个过程,我想虽然丁克家庭的出现已经有一段不短的历史了,但是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中还是接受不了这种想法,似乎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职场的女性多晚育的重要原因,他们奋斗许久,到了一定的位置,如果生孩子休产假,很快就会被人取而代之,这种不甘心放弃的信念逼迫着她们把生孩子的计划一拖再拖。
恰巧有位从前的同事(为了家庭跳槽到丈夫所在城市的一个单位)来这边出差,拉我去宾馆同住,聊了很多。很巧合地她也跟我谈到了她对于这方面的顾虑,目前她正负责开发内蒙市场,自己预期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能初有成果,但是那个时候正是她打算要孩子的计划时间,已经29岁的年龄不允许她再拖延生育计划了,双方的父母也一再催促。一旦休息,她所在的公司无疑是不会空着她曾经的岗位虚位以待的,马上有新的人来填补空白,那么她前面这一年的付出似乎很不值得,因为谁都知道,开发市场的过程中,前期毫无疑问是最难也是最辛苦的,马虎应付不是她的风格——那么她在前面一年内必须全力以赴;把成果拱手让人又不是她的意愿——那么她必须在岗位上坚守到市场成果出现,但是我们都知道开发一个市场,成果的出现必然有一个滞后性,不可能一进入市场,就马上能看到硕果累累地摆放在你面前。两难的抉择!
忽然,同事话锋一转,说道:“这也必须是你必须考虑的问题了!”猛然惊觉,一直把这种情况当成别人的故事在听在看,殊不知自己也已经进入了适婚适育的年龄了!也许我的将来同样不可避免会面临这样的两难抉择,我会怎样选择?在这点上,公务员、老师、医生等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比为公司职员具备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女性在职场通常处于劣势,遭遇瓶颈,要想同时兼顾职业、家庭、孩子难度确实不小,能很好地扮演这几个人生的重要角色并不至于顾此失彼需要很强的能力和很深的功底,至少情商、智商一个都不能低。所以,越发地知道母亲的不易,感谢母亲的付出。其实这篇文章本来是想在母亲节那天贴的,太忙,一直没写完。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健康、快乐吧!
四十四、话里有话
与某重要机构头头及其下属一同吃饭,领导本意是带我去学习的,说是让我见识一下大场面,回来后的感受是这样的场面不算大,我发挥的内容要比学习到的内容还多。我们在去之前,还特地非常郑重其事地抽出一个小时时间进行碰头会,确定注意事项。这般隆重倒是我第一次碰上。
饭局地点放在当地最好的一个饭店内,在事先预定的有最低消费的豪华包厢内,对方一行多人先我们而到,酒菜已经点完(对方倒也不客气,我们未到已经点完了,心中暗想:不是棵好对付的葱——果然后面的对话中就反应出我的判断是很正确的),人数超出预期,所以临时又换了一个大包厢。
落座之后先上壶好茶,等待上菜前大家边喝边相互简单认识一下。发现对方有人对于简单的餐桌礼仪不太懂,拿错了茶杯。一般习惯上来说,湿巾拿自己左手边的,茶杯拿自己右手边的,他拿了左边的茶杯,导致他左边的那位没水可喝。幸好他左边那位也是个聪明人,借着说:“我给你换个杯子,拿起来方便点。”将两边的杯子对调了一下。观察这个细节,我看到了他们个性的一方面,拿错杯子的人如果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就是个没怎么去过大饭店的人;左边的那位则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说话既避免了让对反尴尬,又为自己带来方便,是个懂得如何说话的人。
菜上了,酒倒了,对方头头开始主持了,祝酒词言语之中不无暗示。虽然说的都是大而化之的场面话,但细听却有声东击西的弦外之音——是个话里有话的高手啊。整个饭局我说的还是不少,但是只字未提工作,只是在自我介绍过程中发现对方对我家乡的旅游景点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把拉家常的话题扯到了这个上面,并适时地发出去那边旅游观光的邀请。一般而言,这类饭局是为了工作,但不能提太多工作,特别是在饭局的一开始,如果单刀直入会让对方不悦。
饭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涉及工作的话主要是由二把手涉及,因为一来对这方面他比较熟悉,也比较有经验,语言控制起来比较有分寸,不至于冒失失言,二来主要话题还是要主要人物之间谈及,我们只是做铺垫的。但是,二把手的话语未落,对方局长就装作是漫不经心地装作对下属交代的语气说:很多东西要筛选着听呢等等。场面有点尴尬,二把手只好以“喝多了,醉了醉了”来缓解气氛,我一看架势不对,赶紧起来敬酒,从这个话题给叉开了。听此君说话真不是很好接触的人,话还得拐着弯来听。这种打交道的方式比较累,大概也是中国特色的产物。
难免又有种悲哀油然而生了,在公司有头有脸的人,在这种场景下,也得为了迎合他人去说话,其实人在俗世中都难免卑微,犹如尘埃。记得刚工作那会,我看很多人都带着比较敬佩的情绪,走近之后,发现不过如此:曾经觉得挺不错的人,有不光彩的一面;曾经看着能力比较强的人,一纸文件就下课了;曾经觉得八面玲珑的人,不过就是一个职场舞台上的小丑。真的,我的眼睛告诉自己:永远不要轻视谁,也永远不要高看谁,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