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进入一家真正有实力的外企、“搏”到一只“金饭碗”,相当不容易——在上海,每年到知名外企求职的毕业生成千上万,他们往往要经历比高考更为残酷的竞争:一轮接一轮的招聘考试过后,“幸存者”只剩下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从另一方面来说,外企的人事经理,要想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出优秀人才,也绝非易事。所以,对应聘者的层层设“卡”,目的就是筛选。那么,在外企人事经理眼中,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才算中意他究竟看中入选者的哪些素质?
去年,一家知名的跨国化妆品公司决定一改往年笔试加面试的老套路,以校园企划大赛的形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
6月,公司在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和中欧工商管理学院4所院校校园内举行了简单的招聘宣讲会,然后从600多份自荐材料中筛选出40名2001届毕业生参加企划大赛初赛。
“在审阅自荐书时,我们根本不管他是什么专业,也不看重学习成绩。而主要从他自荐书的字里行间以及设计风格上推测他是否具有较活跃的性格。”负责招聘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对记者说。
初赛安排在上海的公司中国总部进行。先是一轮语言基础考试,百余名毕业生轮番用英语作了自我介绍并回答问题。紧接着,来自同一院校的学生自由组成4人小组,一个组接一个组参加比赛。比赛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某种生活用品的电视广告创意,然后4个人合作演示这段广告,并对广告创意作阐释分析。
公司此次主要招聘市场部员工,招聘主管认为,求职者在设计、演示广告的即兴发挥中至少可以显示出3种素质:广告创意需要个人创造力;演示广告需要表现力和感染力;合作广告需要团队精神。而这3种素质,恰恰是每一个市场销售人员所必备的。
学生们的表演多半让考官们眼睛发亮,尤其是交大一个2男2女的小组在演示纸巾广告时,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如下情景:一位女孩因和男友闹分手,在街边失声痛哭,正巧另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经过,妻子抽出纸巾,安慰流泪的女孩……这一组学生大方的表演和精辟的分析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后来,其中的一名女生果真被公司相中。
经过反复推敲,公司在每个学校中各挑两组,角逐企划大赛的决赛。
决赛试题是为公司的某个化妆品系列制订一整套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等。在决赛到来前,公司给了每个小组两个半月的准备时间,并提供了每组8000元的资金支持,还为小组配了“导师”(由公司各营销经理出任)。
10月中旬,企划大赛决赛举行。在担任评委的公司管理层要员的注视下,6个小组一一将自己精妙的构思和盘托出。
北大和复旦各有一个小组摘取了冠军,这8名学生喜获赴巴黎游览并参观公司总部的机会。他们的杰作分别是:“北大”小组用不同种类的鲜花象征化妆品在不同季节的功用;“复旦”小组为化妆品设计了一个可爱的贝壳形包装。
在参加决赛的6个小组中,公司最终挑中4名毕业生成为公司新成员。为了这样一个兼具公关宣传意味的大型招聘活动,公司总共斥资50万元。但公司认为这样做很有价值,因为通过这次考察,公司满意地挑选到了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