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人际沟通>>|
一切的事业都是人际关系的事业

发布:2008-3-10 15:04:50  来源: 成功财富网 [字体: ]

把人的情报比喻成鱼非常有趣。一位有名的评论家也说:“我每一次访问都像烧一条鱼一样,什么样的鱼可以在什么市场买到,应该怎么烹调最好,我得先弄清楚。”对于生意人来说,如何从人身上得到情报及处理情报,这样的工作,其实是和编辑人一样的。许多记者都知道:在没有新闻时,设法找个话题和人聊聊。生意人也是这样。也许没有办法随时外出,那就利用电话来跟朋友们讨教吧!

    日本前外相宫泽喜一有个闻名的“电话智囊团”。宫泽在碰到记者穷问不舍时,往往要求给予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如果碰巧在夜里,则只要一通电话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些答复来自他的10名智囊团成员。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的情报”。

    一个人思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建立品质优良的人脉网为你提供情报,成了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

    环绕我们四周的多半是共同寻乐和有利害关系的朋友,和他们交往虽然愉快,关系却不能长久。我们很容易分析得出结交朋友的过程,总不外因为某种缘分与别人邂逅,对对方产生好感,然后始进行交流,于是进人“熟识”阶段。对朋友觉得有趣或愉快,通常都在这个阶段。

    熟识之后,开始有一种共患难的意识,彼此间产生友谊。认为朋友会对我们有帮助,通常是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友谊,联系性强,彼此间也容易产生超过利害关系的亲密感。说的更具体一点,交往的本质其实也就是“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彼此从不断摸索中逐渐改变逐渐成长,建立起稳固而深厚友情。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作为智囊的朋友,大抵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提供我们有关工作情报和意见的,称为“情报提供者”。这种人大都从事记者、杂志和书籍的编辑、广告和公关工作,即使你不频频相扰,对方也会经常提供宝贵的意见,像上述的“电话智囊”就是这一类。

    第二类提供我们有关工作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意见,称为“顾问”。这种人多半是专家,甚至是本行内的第一人,我们可以把他们视为前辈或师长。

    第三类则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称为“游伴”。原则上不是同行,通常是我们在参加研讨会、同乡会和各种社团认识的,有些也是“酒友”。他们不但可以是“后援者”,有时甚至是我们的“监护人”。

    “人的情报”比“字的情报”重要得多。

    4 在人脉网中提升自己

    (1)透过人脉了解你的竞争对手,从而促进自己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必须掌握竞争对手的特点、动向。比如他们是否重视教育训练?是否鼓励员工进修以加强他们的技能?他们在同业中的名声如何?是否参加商展?有没有加入商业性组织?

    你的人脉网是了解这些信息的最佳渠道,而且大部分真实可靠。你的朋友只会帮你,而不会去帮你的竞争对手。

    越往高处走的人,越要有人照应

    当然在了解竞争对手,相比较后,重要的是取长补短:有优势要保持,存在差距就应该追赶。

    (2)人脉可以让你了解这个世界,进而丰富你的人生。

    检查一下,你的人脉中,有多少人是外国朋友?如果没有,你该去发展发展了。

    也许你有许多次走出国门的机会,我想你也有和我同样的感觉。那就是,没有什么比身在国外一个人也不认识的感觉更空虚、更无聊了。

    你独自一个人走在国外的土地上,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你体验这个国家真正的文化,没有人邀你到他们家,让你看看他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非常糟糕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国际性的人脉呢?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