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靳秀莹放学回家后,一气之下放跑了一笼子苍蝇,这些苍蝇自然就飞到了村子里其他村民的家里,引来了更多的抱怨和非议。靳任任无奈之下,搬到了村外的养鸡场,用自己打工仅剩的一点钱,为苍蝇安了一个家,过起了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靳任任:“这块地方就是我刚开始从家那边,搬到这里养苍蝇的地方。”
记者:“当时在这里养了有多少?”
靳任任:“当时在这里养了有200箱吧。”
靳任任养殖的这种苍蝇叫做家蝇,它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科研人员选择野生的家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驯化饲养,使家蝇成为了一种可以养殖的生物。一般来说,奶粉和红塘是人工饲养家蝇的最佳饲料。
靳任任:“一个小笼子里面就放一盒,然后早晨放一盒,加点海绵放些水,然后中午再给它加一次水。”
记者:“为什么要放海绵呢?”
靳任任:“你不放海绵的话,你看像这样的话,装一盒水进去了,那苍蝇飞的翅膀,它落下去,那个翅膀一沾点水的话,它就飞不起来,就会淹死它的。像这样拿着这个海绵以后放进去了,正好这海绵吸这个水,不显出水了。”
尽管她精心照顾,但问题还是出现了:苍蝇产卵生出的蝇蛆,生长速度很快,四天时间体重就增长四十多倍。可是蝇蛆被饲养在发酵的麸皮中,只有从麸皮中分离出来加入一些饲料,才能用来喂鸡,蝇蛆怎样才能从废料中分离出来呢?
靳任任:“因为本身这麸皮当时给它拌湿了,跟蛆就混到一起了,分的时候不好分。分离出来以后,这个麸皮还可以进行发酵一次,还可以再养一次蛆。”
有一天,靳任任把饲养蝇蛆的箱子搬到了室外,准备把苍蝇房打扫一下。这时候,令她惊奇的事情却发生了:在阳光下,混杂在麸皮饲料中的蝇蛆都拼命地往下钻。
靳任任:“这样就是拿扫把慢慢把上面的麸皮从那里面扫出去,干净了它慢慢就剩下了这个蛆,就这样分离出来了,而且特别干净显得。”
记者:“有没有人帮你?”
靳任任:“没有,当时那时候毕竟家里面父母都反对,我们村里的那些人谁都看了,都以为这小女孩脑子有问题一样,没人帮忙,也就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做。”
蝇蛆被分离出来以后,加上一些饲料就可以用来喂鸡了,这是靳任任最开心的时候。苍蝇的食量非常的小,一笼苍蝇一万多只,每天只需要一两奶粉和红塘,而一万只苍蝇每天能产出1公斤的蝇蛆,能够喂10多只鸡。鸡吃了蝇蛆,产蛋量明显地提高,用蝇蛆替代鱼粉,饲料成本也降低了一半。
父亲看到这些,观念也开始转变,帮助女儿一起照料苍蝇。而村民们还是不能接受她。然而,2001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戏剧性地改变了村民对靳任任的态度。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村里的鸡开始生病,产蛋量明显地下降。尽管村民们咨询兽医,买药防治,但都没有效果,甚至有的村民整笼的鸡都难逃厄运。
村民:“一二百只鸡当时都死了。”
记者:“损失有多少钱?”
村民:“当时损失的,光鸡得病损失有四五千块钱。”
然而,使村民们感到奇怪的是,靳任任家的鸡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不但没有生病,还正常下蛋。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其实,苍蝇的体内有一种叫抗菌肽的物质,保护苍蝇不受病菌侵害。蝇蛆中的抗菌肽提高了鸡的免疫力。村民的思想也开始转变,有的村民也学着养起了苍蝇。
村民:“他们能喂蛆,我们也喂蛆。就是鸡吃了以后生病很少。”
因为蝇蛆是活体饲料,不含任何的添加剂,喂蝇蛆的鸡蛋,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比一般的鸡蛋高出一块多钱。当年,靳任任家的纯收入就达5万多元。
靳任任:“给我们打电话要鸡蛋的也特别多,甚至他们有的就是拿走送给他们客户亲戚吃,都感觉好,然后回头他们都到我们这儿来拿。”
客户:“买个十几箱吧。”
记者:“你觉得这个鸡蛋怎么样?”
客户:“反应还是不错,经常到聊城济南走亲戚,反应还挺好。”
2004年6月的一天,一位养殖黄鳝的重庆客户找到了靳任任的养殖场里,这位客户的到来,让靳任任看到了养殖苍蝇的更大市常重庆客户查小美:“我就从一个朋友那儿听到,河北馆陶西留庄村那个靳任任在养那个苍蝇,就来她这里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