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的这二十年间,初期目的非常单纯——赚钱,也就是所谓“逐利”,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现企业的发展不再是靠“运气”或“机会”,企业的运作不再能够靠一两个人的能力支撑,于是纷纷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国外成熟理论被不断介绍进来,林林总总的西方管理理论充斥这中国的市场,管理者如饥似渴地找寻着现代的管理之道,期翼现代的管理会带来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二十年来,不乏成功者,然而更多的是这样的困惑“看上去好好的理论,怎么在中国就变味了呢?”
其实深究起来,中国人与西方人在骨子里有着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文化根基。西方企业强调管理,而中国人更喜欢领袖;在对人的态度上,中国人信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反映到管理行为上面,就有防范为先的管理体系,但中国人交往一但突破信任的防线,又会体现出“义”字当先的江湖义气,某些时候,管理制度又会形同虚设,而西方人强调诚信,首先假设对方都是诚信的人,因而,反映到管理行为上,就是完备的“信用体系”,然而,在这个体系当中,一但不诚信,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中国人的生存之道是有点模糊的 “中庸”,是非量化的,而西方的思想是从细节着手,逐渐综合的过程,凡事讲究统计和数据分析,追求结果的精确,即便是“完美”这样一个极致的目标都被量化为六西格玛……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企业管理者用自己不擅长的西方管理学试图管理和自己有着相似文化根基的企业员工,进而打赢市场,无 异于张飞仗剑、关羽舞锤,也许有效,但毕竟不称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上世纪初的有识之士提出的强国之路,然而长路漫漫,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个目标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和佛道儒三教起源年代的惊人相似决不是偶然,乃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用什么样的哲学或是文化体系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确实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现在的公司治理到底该用怎样的方法,无数的理论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发展到“大学”,说出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名言,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思想形成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体系的时候,确实是可以做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
一个完备而清晰的哲学体系形成,并深入人心的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是非标准是明确的,行为举止处世之道是有标准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公司的每一个判断是有标准有依据的(正如我们常常说到的,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是舍弃,那么舍弃什么的依据,除了必要的调研和市场趋势的把握,更高一个层次的标准就是价值取向上的判断),公司的每一个员工是明确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目标和价值取向,大家的力的方向是相似的,就会形成向前的合力。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48
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他确实有自己固执而明确的想法,不愿意知识分子来干扰他,他因此成就国家统一大业,但毕竟学识经验有限缺乏长期治理的体系的支持,不过两代,几十年功夫,秦朝便飞灰湮灭。
也不难理解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是百家之一的儒比其他N家高明几何,不过是正符合汉武帝的战略需求。独尊儒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思想、建立秩序。
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可以非常好的映射到现代管理概念当中但更广更深刻。仅用CIS举例:VI,现在简化为形象设计设计和应用,孔子谈到的要复杂得多,从着装到礼仪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到从皇帝到各级官员乃至平民的衣服颜色、住房规格、宴会礼仪规格、出行马车等等都有规矩;BI、MI,现在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当时论语当中这类的教导几乎俯仰皆是。
正是因为有了当时汉武帝的推崇,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从而深入骨髓地影响了整个民族的性格和文化。
当今,林林总总的管理学、企业文化研究可能还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超越儒家的哲学或者较之更适合中国人的企业。当然,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哲学,也有很多的企业,自觉不自觉在采用严厉法治的法家、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google的管理似乎与此非常相似)。。。。总之,不一而足。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的支撑,都会顺畅的运作,走向成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朝三暮四、忽东忽西的企业。就像一个人,只要他是执着一致的坚持着自我,四十岁以后,即使曾经的缺点也会成为特点(因为,那已成为一个完整人格当中的一部分),而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即使是在不停地向好的榜样在学习,精神可嘉,确也终归是碌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