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操作复杂不为所动
相对股市,楼市在孙先生的心目中似乎有些无足轻重。“每一次买房都不是为了投资,目的就是给家人安个小窝。”
第一次主动置业是在1997年。经过精心挑选,孙先生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住房,主要是想给婚后的小家安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没想到房子买下来才发现事先考虑不周,在没有私车代步的情况下,住房离工作单位太远,十分不便。于是消费变成投资,孙先生转而当起了房东,把房产出租,获取租金收益。不管不知道,这一租还真麻烦,不仅要招租找住户,还要水、电、煤气、电话样样即时跟踪,租了7年,孙先生形容“给房子打了7年工”。去年,小两口再也不堪其烦,终于下定决心卖掉房产,顿感一身轻松。尽管卖房所得加上租金收入,与最初的买房投资基本持平,但孙先生还是以专业投资者的理念认为:不划算,不说这7年白操了心,就利息损失也不小,更不用说机会成本的损失了。
然而,幸运之神就在他们最失望的时候不期而至地降临了。去年底,处理掉旧房后,孙先后开始在全市寻寻觅觅,寻找二次置业的目标。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孙先生得出结论,越是有独特的景观资源、独特文化背景的楼宇,越能保值增值;而国家所大力倡导的经济适用型住房,在房地产市场贬值迅速。以中国人的消费心态,买什么都讲究大而全、风风光光,私车市场已经显得了这样的倾向,住房也不外乎如此,因此大户型的房产会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于是,孙先生的“置业预算”也越变越大,最终在华侨城一处著名的豪宅上尘埃落定。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系列举措,其基本思路是“收紧信贷、管住土地”。但是,深圳高端住宅市场的强劲需求,将豪宅价格一路推高。上月,孙先生打算办理入伙手续时,竟然发现这套房子已经升值了约30%,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几乎不用经过太多的思考,孙先生坚定地认为,为了给初生的小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将不为这丰厚的利益所动,把房子留给自己祝房产投资始终没能进入孙先生这一代新兴白领阶层的视野。
寻找新的投资乐土
失去了股市的投资乐趣,孙先生也在积极寻觅新的投资方式。对于目前市场上迅速膨胀的各类证券市场基金类产品,他认为,尽管是专家理财,也与自己直接投资股市的差异并不大,近两年来的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使基金产品的投资风险也非常大。另外,像货币市场基金以及银行大力推行的各类理财产品,仍属于类储蓄的理财产品,收益较低,只适合于极度保守型的投资者。而且这类产品与息口变化的关联度较大,在目前的加息背景下,并不是一项划算的投资选择。
着眼于现在的宏观经济走向,孙先生独辟蹊径地提出,投资于贸易、服务等实体经济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应该有利于贸易投资。另外,原材料市尝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也蕴含着较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