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憋了几天,一天出去散心的时候,突然就有了主意——我发现村民的娱乐很单调,到了晚上不是打牌就是聚赌,有的则在桥头拿把椅子呆呆地坐一晚上。想到每年去苏州看望外公,闲时他都会带我去茶馆书场听书,心想自己既然回到了农村,如果能有所贡献,那么也不辱没我的大学文凭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坐车跑到了外公家,一五一十地讲了我的想法。外公听后,表示赞许,并愿意亲自出马帮助我。有了外公的支持,我底气足了很多,回到家里,便开始找场地。但场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平时看看到处是房子,真要找了,不是太小,就是过于破旧,找了很久,依然没有着落。无奈之下,我找到了村长请求帮助,最后村里腾出一间老年活动室租给我,租金相对城里便宜得不可思议:2000元一年。
解决了场地,外公带着他的一位书友如期而至。我又添置了一些桌椅,在村子里的几面布告墙上贴了几张海报,不一会就围了很多人,大家议论纷纷充满好奇。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个许多人喜欢的吉利日子——八月八号。
考虑到有个接受过程,我决定先免费让大家试听一场,看看反应,再决定票价。那晚我的书场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过道上都是,像是在过一个盛大的狂欢节。村里人喜欢热闹,很多人为了赶时间,晚饭没吃就赶过来。那天很成功,有了个开门红。在第二天我定了三元的票价,并分早上、下午和晚上三常接下来几乎天天爆满,村里人都说,自从七八年前电影院关门以来,村里就没这么热闹过。听了这话,顿时感觉很骄傲,认为自己为农村的文化事业出了一份力!一算收入,平均每天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想想这样下去马上就有不小的收获,而且名利双收,好几个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但热闹过后,我发现来听书的人渐渐少了,很多人又回到了牌桌前。有好几次早场只有三四个人过来,与刚开始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得已我贴出布告,宣布取消早场,票价也从原来三块降到一块五,这样又吸引了一些人回来,但再也没有刚开始的那种热闹气氛了。为了节约成本,我辞退了外公的朋友,每天下午只演一场,但即使这样也只能勉强维持,那些招徕生意的海报似乎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了。12月份的一天,天已经很冷,充满初冬的萧瑟,我在书场的后排看着台上消瘦的外公,心里直发酸。
亲友安慰我说,到过年会好的。过年的时候,确实好了一点,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场所,特别是城里来的,很多人就带着亲戚来我的书场,很多人都说很有意思,但我知道,这已经是最后一曲了。过完年,村里的很多农活要需要赶着去做,我的书场也正式关门了。
初次创业让我感觉到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和在农村创业的艰难,但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希望等自己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再回到我可爱的家乡!王小白等待时机成功出击大学四年级下学期,一方面忙着毕业论文答辩,一方面考虑毕业后的选择。那段时期,一串串问号困扰着我——是先创业,还是先打工?家里人会不会反对?创业资金哪里来?
经过长时间思想斗争,我考虑到一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家人、朋友不一定会支持。最后,我痛苦地作出选择:先替别人打工,赚足资金和工作经验,再独立门户创业。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在市某知名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上班时我很少讲话,大部分时间埋头在电脑上设计方案。凭借我扎实的专业知识,我每次设计的方案都深受客户的青睐。这更坚定了我自己创业的决心。
在这家设计单位我一干就是三年,工作时间一长,认识的客户多了,对整套业务的操作流程也了解了,加上自己手头上掌握了一些客户,是时机成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