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业迎客
钟竹回到筑城后,马上着手寻找开专卖店的门面,每天早出晚归,谈了10多家。但都因为好的门面,租子、转让费高得吓人;便宜的嘛基本上很“恐龙”。就这样,钟竹持续了一周,大街小巷摸了个遍。
有一天,心里郁闷发慌,钟竹于是跑到街边书摊上买了本《销售与市撤。躺在床上,仔细翻阅,忽然有篇文章的题目吸引了他的目光——产品需要定位!
钟竹读完这篇文章后,心里忽然间犹如洒入一缕阳光,清晰多了。他停下了四处逛寻门面的步伐,而是凭着自己多年经营生意的体验,分析了一下自己产品的目标客户。钟竹认为自己代理的竹炭制品多为家居用品,所以客户应该集中在居民区。于是乎,钟竹认为自己应该把专卖店开在社区里!
第二天,他就在永乐路上找到了自己心理定位的合适门面。月租金比较低,仅1200元。就这样,钟竹欣喜地签下租房合同,把押金、租子全给交了。然后,跑到街边找了几个“游击战士”开始全面装修自己的门脸。捣弄两三天后,门面装修好了。店虽小,但处处还是体现出了钟竹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充分体现出了竹炭风情。
钟竹看着自己这段时间起早摸黑折腾好的结果,心理别提多高兴啊!回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的忙碌,所有的辛苦、烦恼都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钟竹的竹炭店在几个朋友送来的花篮中开业迎客了。除了几个朋友间的嬉笑闹骂、祝福外,一切都过于平静。下午朋友走后,店里显得更加的清净。虽然,偶尔也会有行人往店里观望,但走进店里瞧的人实在太少。好不容易进来一个,钟竹拿出百分之两百的激情给人家讲解半天,最终客人还是一溜烟的散了,一个东西也没卖。开业的第一天,钟竹的心情在起伏中度过,有时心里深处都会产生一种遥远的恐慌感。
四、艰辛经营
开业的客流稀少,也许决定了钟竹竹炭店生意的惨淡经营。
一个20平左右的店堂里,从早到晚,进来逛的人不到10位;而且掏钱购物的客人更是少之又少。运气好的话,生意还能做到一、两百,但更多的时候是几十元,甚至是零蛋。这样的销售状况,让钟竹极端烦躁。要知道每天的房租开销就近70元,不算钟竹自个儿人力成本,还有电费、水费等一些杂费呢,如此惨淡的营业额无疑是让钟竹每开一天店门,就多亏损一天的费用。
钟竹在焦灼、矛盾中度过了开张营业的第一个月。月末一统计,一个月营业额才一千多元,连房租都不够。不算前期投入,就当月而言,钟竹尽亏损两千多元。钟竹的心犹如掉进了严冬的冰水里,冷不丁看到这些数字,挣扎之后便麻木了……。回想起选项目时的那种执着,那份激动;再想想开业后这一个月的艰辛经营,一种莫名的悲伤淹没了钟竹。
钟竹毕竟不是第一次做生意,毕竟是在商海里游弋了多年的浙江人。他没有完全被严酷的现实给打趴下!
钟竹在月结后的第二个晚上开始检视自己,并做第二阶段的工作计划。
钟竹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每天进店的人这么少?
经过一个月的市场摸索,他清楚了原因,那就是自己当初定位偏差,从而导致选址出现错误。他把店开在一个普通居民区内,而竹炭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并没有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必须消费品。所以把店开于此处,店内客流量定当受限。
钟竹想清楚第一个问题后,接着思考最困扰他的问题:为什么进店来的人只看不买呢?
尽管钟竹在终端销售这块的推销能力是勿用置疑的,但一次次客户怀疑、不信任的表情和眼神粉碎了钟竹的讲解言辞。原始到底在哪呢?其实客户的怀疑、不信任因素除钟竹个人不足外,最主要的因素是,竹炭对当地普通消费者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东西。而这么一个新东西,很少在媒体等别的渠道听说介绍过。于是很多消费者才对钟竹口里介绍出来的竹炭知识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