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5 9年在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大汶口发现~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和江苏北部。据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除红陶外,还有灰陶、黑陶、白陶。大汶口文化的陶器陶质比以前更加细腻。器物制作方法仍以泥条盘筑法为主,间有手工捏制,晚期出现轮制。器型主要有鼎、鬻、盂、豆、尊、瓶、碗、钵等,器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圈足器和三足器较多,器物有把手器耳和器盖的较多,其中钵形鼎、背壶、圈足高柄杯等为大汶口文化特有的代表性器物。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器物素面陶 较多,大部分经过打磨。有装饰的器物,运用刻划、拍印、堆塑等技法,纹饰有篮纹、圆圈纹、划纹、弦纹、弧线三角纹及附加堆纹等。大汶口文化装饰的显著特点是出现镂空,这种技法主要见于豆和高足杯,有三角形 、圆形、菱形、方形和长方形的镂空。
彩陶在大汶口文化中数量较少,但也颇具特色。某些器物施红色陶衣。早期纹饰多为黑色单彩。中晚期以红、黑、白三色颜料描绘纹饰,有些器物上出现三种颜色。纹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有八角星纹、水波纹、花瓣纹、窄条纹、圆圈纹等,其中以折线纹、波线纹、勾连回旋纹最具特色,纹饰线条匀细,色调对比强烈,图案朴素大方。除彩陶外,还出现彩绘陶装饰,纹饰简单,有弦纹、带纹、圆点纹等,以红彩描绘。彩绘陶在其他文化中比较少见。 引人注目的是,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四件灰陶缸上刻有五个图形符号,它们被有意识地刻在器物的一定部位,象征着太阳、云气、山峰和装柄的石斧、石锛,这种图像纹样在装饰艺术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象形文字,有人称之为图形符号,它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