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成立公司以后,我知道光凭耐忍、任劳任怨已经不够,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几率的架构,才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知识需要和意志结合,静态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动态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避免让聪明的组织干愚蠢的事。灵活的制度要以实事求是、能自我修正的机制为基础。我指的不单纯是会计系统,而且是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能力等范畴内建立不呆板、能随机应变的制度。我曾说过,企业应在稳健中寻找跳跃式的发展,大标题下的小要点包括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与授权、直觉对科学、知止对无限发展,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做伯乐,还要懂杠杆原理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伯乐的责任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自我标榜的企业明星。
高度竞争的社会中,高效运作的企业无法容纳滥竽充数、唯唯诺诺、灰心丧气的员工,同样也不欢迎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大将”。挑选团队,忠诚是基础,光有忠诚但能力或道德水平不高的人迟早会拖累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建立同心协作团队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聆听沉默的声音:团队与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开明公允、宽宏大量,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与创造力?你是否有原则与坐标,而不是矫枉过正、过于执著?
领袖管理团队,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原理”,以效率和节约为出发点,“杠杆定律”的表现者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学者,他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概念被简单地扭曲为四两拨千斤,教人以小博大。但聪明的管理者会精确算出支点的位置,因为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取得成果的核心。这门功夫倚仗领导人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倚仗其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只注意千斤和四两的转化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寻找,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