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炜臻称他所做的投资周回报1%,年回报能达到30%~50%。
他今天的财富和地位,与巴菲特等人相差悬殊,但是,他却认定自己就是未来的巴菲特。
这是一个正在华尔街发生的中国人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一个中国人在北美是怎样利用独特的财富理念和技巧,为投资人创造财富的奇迹。
唐炜臻小传
加拿大投资与财富专家,巴菲特研究专家,唐炜臻投资与信息公司董事长,唐炜臻投资与生意俱乐部主席,海外华人有限合伙人公司总裁,生存与发展专栏作者。
1993年开始涉足投资领域,钻研巴菲特投资理论,以及互惠基金、股票和期权的投资。
1995年自己创业,开始为同事和朋友代理互惠基金投资。以后,逐渐探索和研究深奥复杂的金融衍生物的投资策略和方法,如外汇期货和市场指数期货的稳健投资策略,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1997年在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多伦多创立投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的管理,服务对象是资深的或富裕的个人投资者和企业投资人。
2004年11月,作为唯一的一个北美华人代表,唐炜臻应邀作为对话专家,参加“世界最伟大投资人的理念及实践”报告会,介绍巴菲特投资与财富的理念。
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
初次买股赚得40%
唐炜臻是湖南省人,1978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考上大学——中南林学院。1987年,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进修生物化学。1990年,来到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学位。
来到北美这个社会,引发了唐炜臻很多的思考和研究,也引发了他很多的冲动。
北美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商业社会,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社会。了解并认识到这一点,不但对做生意有用,对找工作也很有用。唐炜臻说,找工作之前,应该清楚自己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在北美找工作很容易,但是在北美自己做生意还是无从下手。
在北美求学期间,唐炜臻曾经做过一些专业咨询生意,赚到一点钱,成为当时大陆留学生中最早买小汽车的人。毕业以后到多伦多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医院从事研究工作,工作条件是最好的,并且非常稳定,过了几年平静的“工薪”生活。但他觉得没有多大前途。
他想做生意。
在北美做生意开中餐馆的比较多,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方式。唐炜臻想,自己读了这么多书,不能做简单的生意,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利用自己的特长去做。他是搞生物的,药物和生物服务都是可以的,却始终找不到什么事情可做。
当时他还没有投资的概念,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踏入了金融这个大门。
在一次报税的时候,为了省税,他到银行开户买退休金。去银行存款时,一个加拿大信托公司的理财顾问对他说,你的钱存在银行是借给别人投资,你可以用这些钱自己投资基金。她特别提到了互惠基金这种投资工具。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投资的概念。
从此,唐炜臻开始密切关注投资。一开始投资政府债券,特别留心基金的表现。当时看到政府债券确实稳,不跌也不涨,而其他的基金波动很大。因为正值牛市,多数时间是波动向上,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很快他就放弃稳定的政府债券,把资金转移到涨得最快的地方。
1993年的时候,股市买什么涨什么,大概都有40%的回报。这令他非常兴奋,决定要勤学苦练,牢牢掌握投资技术。
代人投资,“不赚钱不收费”
有一次,与一个在多伦多儿童医院搞科研的同事聊天时,同事说到她委托在纽约的一个朋友投资,过去五年的投资回报有20%,而一般的人投资回报达不到10%。
这对唐炜臻启发很大。他想,如果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管理,投资外汇、指数或股票,这样成本就会很低。赚钱的机率就大多了。
在北美几乎家家都有投资。因为唐炜臻确信自己投资和管理互惠基金,能够做到回报率30%以上,于是他选择在北美深入千家万户的互惠基金作为投资工具,为大家管理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