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盏,高4.7cm,口径11.5cm,底径4cm。完整无缺。束口,斜削腹,平底,外部施黑釉,内部黑釉地,带灰白窑变花,剪纸贴贴花。地釉泛深褐色,为窑温偏低所致。
剪纸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工艺。直到现在,北方特别是农村地区仍广为流行剪纸,主要为贴在窗上的窗花,门上的门笺,墙花,灯花,结婚、做寿、办喜事用的喜花,还有作为绣花的底样(包括鞋、帽、枕头样等)。人们认为在门窗上贴红纸做的剪纸花,不但能避邪驱鬼,还起着装饰、美化居室的作用。女红是妇女的特长,所以剪纸者多为农家妇女,表现的内容也多是她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剪纸的题材有各种家禽家畜、小孩、植物、戏曲和传说故事、各种民间的吉祥字样和图案等。剪纸起源很早,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剪纸来自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对马、对猴,时间相当于北朝时期。
剪纸还可与其他工艺技术相结合,由此产生出许多创新。剪纸贴花(剪纸天目)就是吉州窑工匠把陶瓷与剪纸工艺结合起来的一个独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据研究,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胎上施一层黑色釉,再把剪纸纹样贴在上面,接着在未被纹样遮住的地方施一层色调比底釉淡的釉,之后把剪纸纹样取走,这样露出了黑色的图案,再入窑烧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