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陕西是小吃天地的做派,能吃到诸如‘炝莲菜’、‘凉扮驴肉’这样的经典陕西菜。
还有最著名的‘面点王’,至今我仍然思念,我坚持认为中式快餐就要这么做,绝对能吸引顾客。面点王里最招牌的是东北‘酱骨架’,都是那种长而细的骨头,这样吃的时候不会难堪,比较容易把肉咬下来,有的饭馆的‘酱骨架’是拳头大的那种骨头,不仅吃不干净,还总蹭一脸。
面点王的另一个我狂爱的是‘东北春饼’。其实这个东东在陕西也有,就是‘煎饼卷土豆丝’。但是秒在土豆丝和肉丝炒的味道咸淡合适,煎饼热热香香,2000年卖¥3一个,挺大的,我路过一次吃一次。
对了,我肯定面点王里有若干师傅是陕西人,那醋溜普通话之亲切。
煎饼怕是最简单的面食了,我初中就会,呵呵。
陕西食文化在深圳扎的之稳,还有很多细节。
其实西安人最经常吃的是凉皮和肉夹馍。在深圳,我居然发现在那些XX村的小街上,居然很容易找到一家家的小铺子,卖凉皮和肉夹馍。门口有一个凹下一大块的木墩子,切肉用的,走进去,闻到一丝或浓或淡的抹布味道……对了,典型的陕西小饭馆的味道,绝对是正宗陕西人开的!北方人的卫生观念普遍不如南方人好(不过我认为是有原因的,一是水没有南方充足,二是食物没有南方那么容易变质,几千年习惯下来的吧),因此小饭馆里很多有点这个味道,很多陕西农村的大婶在厨房有一块百用抹布,不知道洗不洗,反正永远一股浓浓的抹布味,擦灶台是它,盛好菜后把盘子边擦净也是它...不过,在深圳的我,闻到那点味道,总是很亲切的觉得,这里的凉皮和夹馍一定正宗。正宗是肯定的,因为肉总是香的嘛,哈哈。
深圳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有梦想的城市,因为,她有这个氛围。
99年底,正是IT和互联网最热的时候,似乎有一个点子,就能找来投资,最后就能上市。那个时候,似乎很多人没有真正去想自己的产品能不能赚钱的问题,只想如何上市,甚至只是想,投资拉来了,就能飞到云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那个时候,我也随大流在深圳创业。
至少当时,深圳的氛围就是,大家在饭馆里、在酒吧里,讨论的都是很刺激的事情,如何做成一笔大生意,如何圈钱,如何搞一批什么什么的货什么的...在那个环境里,总觉得机会在天上漂的到处都是,一切都在变来变去。当然,也符合我当时一腔热血的心境。当时的我,对‘工作稳定’四个字,绝对嗤之以鼻。在那样的浮躁环境下,一切都是变化快的,我周围的一对一对,谁都没打算结婚,似乎结婚是个可笑的选择。
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把心沉下来,却又觉得在这个城市沉不下来。
总之,那时的深圳,给我的感觉,是充满诱惑而没有安定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