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开公司花钱是否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水哗哗地流?”
M郭:“没错,您的比喻太恰当了!您真正理解了老板!我给没当过老板的人说,他们都不信。”
笔者:“您现在退出了股东,也退出了公司,有什么感觉?”
M郭:“如同解放似的,如释重负,终于看到了曙光。”
笔者继续问:“你现在理解了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吗?”
M郭:“当初老板要撤资,我们三个死劝活劝可就是不行,老板撤资坚决。最后我们三个一商议:老板不干我们干!本来平时的活儿就是我们干的,原班人马,原来熟悉的市场,不就是流动资金吗!计划半年就会有正现金流,500万的投资,含着丰足的备用金,无论如何花都能把公司开起来!可没想到,20个月,500万花完后,我们三个又投进去将近300万,几乎全打水漂了!虽然有些收入,但少得可怜。我们后来遇到经营困难时,也总结反思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估计是这个行当太不好干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但真正的原因,我们现在也不清楚。”
笔者:“还是你们三个人的管理团队,还是原班人马,做了5年本已经熟悉的市场,怎么就赚不了钱呢?原来你们几个带着员工随便一年都能干几个亿,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是什么?”
M郭:“我在退出前也做了反思,前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区别有二。一是我们三个过去都没有当过老板,过去总认为老板有许多不是,总在评价老板的短长,等真正自己当老板了,才知道老板真不是好当的:需要处理的事情比经理人复杂得多了,当了老板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太有限了,才知道过去自己对自己能力评估过高了。二是过去我们几个人总认为自己正确,是老板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自己很多想法不能实施。其实离开了过去的舞台,再干原来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我们没有了舞台,就得打造自己的舞台——500万的预算投资本想着绰绰有余,事实上根本不够。”
谁能保证总有救命稻草?
和M郭谈到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我接触的创业英雄——失败的原因太多了,但都有一共同的原因,就是现金流接续不上。
有些创业者会充满遗憾地说:就差那么一点儿钱,当时要是有那么一点儿钱,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言外之意,就是人快饿死了,给他口饭吃也许就会活过来。但是谁能保证就不会再有挨饿的时候?当再饿的时候谁又能保证刚好还有那么一口饭呢?其实做企业,就是要做到当企业每次挨饿时,都有那么一口饭让企业存活下来。许多企业把永续经营当作努力的方向,然而永续经营何其难也!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经理人要凭自己的能力重新打造一个舞台的成本,究竟有多大?
创业成本究竟有多大?
我和许多创业成功(所谓成功,是指企业和老板还都正常活着),以及创业失败者深聊过。当谈及创业成本时,几乎每个人都感慨万千:创业成本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大到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而最终又都转化为钱,化为创业的直接成本。
我接触的许多经理人创业,大多都像这位CFO——M郭一样,创业年龄大多都在30~40岁之间,把前半生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又不得不开始重新打工。
很多经理人创业都是先做计划书,把商业计划书做得非常详尽,其中必然涉及到预算问题。创业预算应该这样看:当计划50万就能赚到正现金流时,其实至少得500万。那创业者会说:计划花50万,我提前准备出500万不就得了吗?如果你真能准备出500万,那么你的创业完成至少需要5000万!为什么?因为创业者的胆量和计划是根据你的现金来决定的,这叫物质决定意识。有了现金,你就想做事。无论你多保守,你都会做出超出实际运营能力的方案。因为创业的人大多都是激进派,或说乐观派。而保守者通常也不会张罗着创业。
其实,创业计划书不可能把遇到的问题都列举出来,事情的变化太多了,你不可能把未来的风险都列出来。如果都列出来还叫风险吗?风险就是你不知道甚至是不可预知的。商业计划书无论多么详尽,其实最多只是接近事情本身的20%.所以,创业就是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对未来的偶然事件。而这个不确定性的成本有多高,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创业的风险就在不确定性,或者说叫偶然性,创业成功者一定是成功战胜了一个个小概率事件。而化解这小概率事件同样需要钱。总之,创业的过程,就是缺钱的过程。这是任何创业者在写商业计划书时都不可能想到的,就算想到了也只是想想而已。真正缺钱时,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真正创业后,才知道钱是那么不值钱,钱是那么不禁花!所以,天下的老板都“抠门”,都节俭,所谓“大方”那都是不得已而为,是外大方。所以有一个颇具规模企业的经理人曾感慨地说:一个企业里面真正最节俭的是老板。
经理人,你想过搭台的风险吗?
经理人在日常操盘中见到的风险,都是有限的。通常老板完成了创业后,才会请来经理人操盘,因而创业阶段企业抵御了多少风险,经理人很难猜想到——这是没有创过业的人不可能想到的。
另外,企业的风险是与企业存续永远相伴的,每一次风险化解了就变成了企业宝贵的经验财富,没有化解就变成了灾难。企业做成了有做成的风险,做大了有做大的风险,高危风险大多在老板层面遇见和解决,而经理人层面是无法见到的。经理人见到的风险大多是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而背后的风险要比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难度系数大得多。
所以,经理人在创业商业计划书里面预估的风险,只是经理人自己经历过的、看得见的风险,是经营管理中的有限风险。打个比喻说,就是舞台演员演戏的风险。演员演戏的风险都是有限的,演员哪里知道老板在搭台子和维护台子的成本和风险呢?而经理人创业,尤其知名企业大平台出来的成功经理人,见过大世面,创业一上来就想搭大台子和高质量台子,而手里那点钱也就够演戏的费用——因为经理人的收入就是作为演员的薪酬所得,哪够用来搭台子?所以台子没有搭起来钱就花光了,或者台子搭得质量不好,还没有开场台子就塌了,或者台子搭好了没有维护费用,破台子怎么唱戏?等到台子都搭好了,又请不起演员,戏该怎么演?所以,经理人创业遇到的风险,都是从前未曾遇到过的老板层面风险。
创业失败,归去来兮……
笔者:“通过您这20个月的创业,您有什么收获?”
沉思了一下的M郭说:“失败就是我的最大收获!虽不成功,但我尝试了,我经历了,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这对我今后与老板相处会大有帮助,因为我亲自体验了一下做老板的生活方式。”
笔者:“老板是什么生活方式?”
M郭:“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却永远持续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