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分春秋两届举办的广交会素有“亚洲第一展”之称,每届都有超过20万海外采购商参加,汇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尽管国际经济景气下滑、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各种不利因素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但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仍吸引了大量外商前来采购,截至4月19日,已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多名客商参会。
一、中国仍是境外采购商的重要货源地
统计显示,4月15日开幕的第103届广交会当天就吸引了4.5万多名海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增长超过一成。业内人士认为,到会采购商的增长表明,强大的外贸产业仍然对国际市场具备强大吸引力。
在103届广交会现场,来自墨西哥的电池和cd进口商埃涅斯·托马丁说,中国是我们最主要的货源地,去年每个月从中国进口1到2个集装箱,而今年由于客户增加了订单,我们打算每月至少进口2个集装箱。
埃涅斯·托马丁已是第八次参加广交会,他说,三年前墨西哥人对中国产品还心存怀疑,认为中国产品是低档货,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他们已经比较放心地使用中国产品了。
来自保加利亚的制冷设备进口商米洛斯拉·坦尼夫也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去年,他从中国进口了50万美元的空调。而今年在广交会上他已经签下了一个订单,是进口冰箱的零配件。他说:“由于国内需求增大,今年从中国进口的金额还要大于去年。”
二、产品价格上涨带来产业调整阵痛
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快,一季度升值高达4.2%,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等成本提高,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在本届广交会上,不少外国采购商发现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中国货纷纷提高价格。今年的报价按照行业不同,普遍涨幅在一至三成之间,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对采购影响甚大。
受人民币升值冲击较小的企业基本都拥有高技术含量,在本届广交会上,一些中国出口企业千方百计通过技术提高和创新、自主品牌等多种方式突破外贸困局。有的国外采购商就表示,人民币升值是涨价的一个原因,中国企业也在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附加值,对于中国产品的适当提价,他们有所准备,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如从单纯进口中国原装产品转向进口零配件进行组装)来消化一部分成本。
三、环保产品青睐中国市场
在第103届广交会进口展区,印度的黄麻手工袋、日本的环保建筑材料等环保节能产品都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吸引了不少中国采购商驻足。这些外商认为,随着中国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环保产品市场必将非常大。
来自日本的m.i.t株式会社首次参展就带来了他们的环保系列产品,涵盖家居、建筑物和街道等诸多跟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m.i.t株式会社负责中国区业务推广的董志刚还表示,希望通过参加进口展,将日本先进的环保技术引进中国。而目前前来咨询的客户中中国客商最多,所以他希望能够在中国找到代理商和合作厂商。
除日本外,美国、韩国等也展示了一些高新环保产品,如韩国的清洁饮水装备。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看到了中国环保节能的潜在市场,并希望通过广交会进入国内市场。来自印度、马来西亚等的不少厂商不仅带来一些环保产品,他们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四、会展知识产权投诉案件大幅减少
本届广交会一期展接到的知识产权投诉案件大幅度减少。不完全据统计,目前投诉接待站共受理投诉案件203宗,其中涉及被诉企业302家,认定涉嫌侵权企业188家,认定抗辩成立企业5家,分别比上届同期减少15.42%、17.71%、9.18%和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