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共收购玉米5000多吨,白瓜子40吨,各种药材20余吨。这下,就连一开始不太支持我的父母也都对我刮目相看了。
粮食和土特产品收上来了,可是往哪儿卖?卖给谁?这是我遇到的又一个问题。一开始,通过姨夫的一些老朋友、老关系的介绍也能卖出一部分,但毕竟不能永远靠别人啊!再就是,由于一开始收购心切,想打知名度,对粮食质量也不太懂,收的粮食价高,但卖的却较低,利润空间校于是我就虚心向别的经纪人请教,不懂就问,边干边学,很快就掌握了粮食及土特产品的晾晒、手癣包装、烘干、鉴别等一系列技术,也逐渐摸到了一些市场规律,渐渐地成了一个粮食及土特产品的内行。在把握收购与出售的价格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我讲信誉,重合同,钱款支付及时,注重收购粮食质量,有许多当地的卖粮户和外地的收粮客户都与我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仅新站镇与我长期合作的经纪人就有30多人,这也为我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矗到2002年收购粮食及各种药材的时候,许多农民都主动将产品送到我的收购点。这无疑省去了我不少的人工费、运输费。这一年我共收购黄豆4200吨,玉米2200吨,白瓜子130吨,各种药材40多吨,收购总量占全镇50%左右,其中白瓜子一项我个人就收了新站和拉法两镇的70%还多。
我成为新站农民经纪人的“领头羊”
2002年末,我收进了2000吨玉米。由于我没有掌握好水分和市场行情,发出去的玉米有480吨因为水分超标(对方调整了水分标准),到了锦州桃园粮库被全部拒收。而在销售时玉米价格已大大下跌,最后赔了7万元才把玉米全部出售。这年的三十晚上,我吃的饺子是伴着泪水咽下去的。到这时我才深真正知道了信息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以后,我加强了信息的搜集与积累。一方面从加强管理入手,聘请了粮食质检员,严把收粮质量关。另一方面,建立了粮食购销价格信息网,随时掌握粮食市场行情的变化,并根据信息来决策,这就使我如鱼得水。
2003年秋季,我收购了3500吨黄豆,收购价是0.90-1.10元之间。当时粮贩子以每斤1.5元的价格上门来收,并且质量好的和差一些的全都要。这时出手,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许多人纷纷把收到的货物出手。但我未轻举妄动。我通过信息网络了解到黄豆的市场价格还要上涨,就坚持压货不卖。到了年底,黄豆市场价格一路上涨到了每斤1.6元,这时我才出手。短短几个月我就多挣了几十万元。
2004年初,玉米的价格一直走低,甚至到了无人收购的地步,一些农民急得还要降价。这时,我通过信息网络了解到,玉米价格下跌是由于受国内一些市场的影响,将很快缓解,价格可能在一个月左右上升。于是我果断出手,以0.25元一斤的价格收进了5000吨玉米。到了2月底,玉米价格果然涨到了0.35元一斤!这时我将这5000吨玉米全部出手,一个月之间就漂亮地赚了20万元!
在不断地捕捉信息、利用信息抢占市场先机的同时,我越来越感到:一个人的信息再多,也不如十个人、一百个人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十个人、一百个人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形成规模,开展联合。现在新站镇从事经纪人的不下几十号人,如果能将他们联合在一起,既减少了无序竞争,又可以整合零散资源,集中大家的智慧和优势,形成一个拳头砸向市场!我的想法得到了镇党委和其他经纪人的支持。2003年初,由我任理事长的蛟河市新站镇青年经纪人联合体成立了,成员共50多人。在我的带动下,联合体的成员们一改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再互相拆台,而是主动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互相帮忙,共同受益。一年过后,大家的收入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多!2004年4月,成立仅一年的联合体在“第二届经纪人国际论坛”上被评为“中国经纪十大创新企业”。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我拼搏!我创业!我成功!我致富!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家乡。2003年2月,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招来吉林的一个客商,在新站镇二中基地投资100万元建立一个养鸡场,大规模养殖鹅和鸡。然后再上设备,对鹅和鸡进行深加工,经包装后出口。与此同时,我还投资10万元购买了一套修路设备,为我的家乡修路8公里。
我的成就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届、广大群众的认可。2001年末,我被评为"吉林市优秀市民";2003年4月,我被评为“新站镇2002年度优秀青年经纪人”。2004年4月,我光荣地被评为“吉林市十大青年创业明星标兵”!
现在,我的青年经纪人联合体成员已增至150人。我们的粮食和土特产品已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除吉林省外,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北、福建等都有我们的市场,个别产品还发到韩国。我的资产已达500万。2004年5月,我投资近200万元在新站镇兴建占地7000平米的大型粮库,现主体已基本完成,估计10月底全部竣工。届时,我将成立“长俊农粮特产储运公司”,将我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做成更大的规模,创造更多的利润,赚取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