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前夕,一位陌生的台湾老板来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他要市场上找到一位叫赵跃升的水果批发商。几经谈判以后,从未见过面的台湾老板林瑞民很爽快地就把八十多万元的水果赊给了赵跃升。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水果经营户 赵跃升:“让我代销这个水果,这样感觉到又是总代理,又是不拿钱做这个生意,这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
八十多万元的货款轻而易举地赊给了赵跃升,这种无本生意从台湾而来,赵跃升的家人感觉有点像天上掉馅饼。
赵跃升儿子 赵勇波:“也没想到这么多货款,70、80万,将近300万的东西,给了我们以后,觉得挺让人想不到的。”
八十万元货款成功赊购,当时新发地市场的董事长亲眼目睹,他既吃惊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 张玉玺:“之所以台湾老板能赊他,我觉得首先来讲,第一他在经营过程中是讲诚信,在群众口碑中是不错的,这是第一条,如果说,传说他坑了谁了,骗了谁了,我想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台湾老板不会赊给他的。”
其实这八十万元的无本生意只是赵跃升无数次无本生意当中的一次。这种先拿货卖完货以后再给钱的无本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哪?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赵跃升早在1983年就做起了无本生意,那一年他的老家山西省平路县杜村产了2万多公斤苹果,可就是卖不出去。
平陆县杜马乡杜村村民 卫治业:“几千斤坏了,我们乡下的几家人没有办法了,找到了赵跃升。”
赵跃升做过一年服装生意,他是村民眼里惟一 一个有销售经验的明白人。
赵跃升:“你要跟我要这一堆苹果款,现在我也拿不出来。”
平陆县杜马乡杜村村民 卫治业:“当时他也没款给我们付,我们当时就这样和他说,买料,先拉去先不要钱,买料回来再给我们付。”
村民把1万多公斤的苹果赊给了赵跃升,没拿到现金,心里一点也不不担心。
平陆县杜马乡杜村村民 卫治业:“这孩子不错,从小就跟我在一块,都不错,相信他。
山沟沟里的苹果拉到哪里去卖呢?赵跃升把10000多公斤的苹果运到了河南省信阳市。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给大米。
赵跃升:“把一桶大米倒到麻袋,给他三桶苹果也不过秤,大米在我们这里从来很少看到,也没有这种大米,感觉大米拿回去也能吃,也挺好,就换大米也要,就把大米也带回来了。”
5天之后苹果全部卖完,应该给村民的钱一分不少,赵跃升还赚了18袋大米。从那以后,赵跃升开始常年销售苹果,而且每一回都是先拿苹果,后给钱。可是两年后的有一次,赵跃升的的确确因为行情不好赔了本。
赵跃升:“我知道实实在在下大雨,滑坡,行情不好,赔了,相当一部分也说,他哪有赔,他想赖账,不想给钱。”
两年以来都是赚钱,惟独这次说是赔钱,村里有一个叫得郑换章的村民对赵跃升产生了怀疑。
平陆县杜马乡杜村村民 郑换章:“我心想,他是想赖账,是拖延时间,把款不想给我们。”
赵跃升听到这些怀疑之后,他知道如果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村民,也能转嫁,但是以后要想赊购苹果肯定就难了。
赵跃升:“赔了,赔我们自己,不能赔老百姓,我想找银行,把款贷下来,把他们款付了。”
平陆县杜马乡杜村村民 郑换章:“结果赵跃升同志,不管他赔多赔少,把这个钱,分文不少,全部给我们结清。”
付清村民的苹果钱一算账,赵跃升赔了8000元。尽管经济上受了损失,但是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第二年,赵跃升收购苹果,村民都争先恐后赊给他,因为他的诚信让大家心服口服。
山西省平陆县杜马乡乡党委书记 吕新安:“在老百姓中间,在官员中间,在政府干部中间,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赊购让赵跃升的生意越做越大,从村里做到了县城,从县城做到了北京。2001年,赵跃升来到新发地开起了第一家精品水果店。除了专门销售稀少品种以外,针对礼品水果的需要,他还把包装盒改成了小花篮。
赵跃升:“是花篮的意思,就是一个吉祥物,到医院看病人以后,最起码你拿去水果以后呢,叫病人看了以后,特别喜欢而高兴,这样的话,对病人本身精神上是一种帮助。”
记者:“你为什么买这种花篮水果呢?”
顾客吸引来了,可是销量越大赵跃升越犯愁。以前的水果都是从县里的熟人那里赊购,流动资金没问题。可是在北京做买卖,货源都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以前靠熟人赊购的办法不灵了。2002年6月1日,一个人物的出现改变了赵跃升无法赊购的难题。
赵跃升:“当时下午可能3点多,不到4点多左右吧,我看到有10多个人过来,当时有一个人比较上岁数,60多岁吧,问我你这个油桃多少价格,当时我说的价格是4.5块,当时他就问我这油桃这么黑,价格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