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贞良开出的条件让他望而却步。
邓晓东:“他看看我,然后对我说,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不过你有没有钱哪。这个要好多钱的哟。“
王贞良:“就是你现在要和我谈,如果是取竹汁的技术的话,我都要10万、20万。光是取竹汁的技术,给你使用权。如果加工技术的话,那起码是100万到200万以上。”
200万的专利转让费,对邓晓东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对许多厂商而言并不算什么。自从1996年开始,王贞良先后和30多批客商进行过洽谈,但是没有一家成功的。
王贞良:“有偿转让。但是有偿转让我是有条件的。我的看法重点还是打出品牌,然后产业化。带动西部适宜生长竹子的地方的农民致富。”
在许多人眼中,王贞良是一个怪人,转让专利要考察对方的人品,而且要进行监督,这让很多合作者难以接受。但这在邓晓东看来是一个机会。
作为王贞良的老乡,邓晓东希望用家乡的亲情和自己的真情去打动王贞良。如果他能得到这项技术,他的300亩竹林不仅有救了,而且还是一个聚宝盆。就是自己不能办企业,最起码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邓晓东:“只要其他老板和他合作成功的话,我都有机会,最起码说我可以提供原材料。”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邓晓东把王贞良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王贞良也把邓晓东的竹林作为了他的基地。
寒来暑往,四年过去了,王贞良除了在竹林里面采集竹汁,给邓晓东的什么都没有,邓晓东一次次从希望走向失望。
投入了感情,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就是石头也捂热了,可自己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周围的人也纷纷劝他,世界上的项目成千上万,为什么要守着竹汁不放?
邓晓东:“只要他肯给这个项目给我做,我宁愿跪在他面前求他,就到了这个地步。感觉我自己,他不愿意给我做,我也不具备这个条件。他跟人家合作,又合作不成。所以说感觉到确实是好难。”
尽管自己觉得非常委屈,但是经过四年交中,邓晓东理解了王贞良对竹汁的良苦用心。
邓晓东:“他花了十几年的心血来研究,他一生中最看好的就是这个项目。”
交往了四年,王贞良也考察了邓晓东四年。
王贞良:“邓晓东主要是他的真诚 他的积极还有他的活力,这三点打动了我。因为我们共鸣点就是对竹汁的感情的投入
竹汁让他们两人找到了共同语言。2004年10月,王贞良决定将技术无偿转让给邓晓东,自己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和他共同开发竹汁饮料。
邓晓东:“感觉就像是我的竹山里面长出了一棵笋一样。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长出来了。让我看到了希望。”
靠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16万元钱,邓晓东在贵港市西江农场租赁、改造了一家闲置的牛奶加工车间,在这里他要生产让他梦想了四年的竹汁饮料。
在王贞良的指导下,邓晓东将取出的竹汁和竹叶提取液进行配比,再按照工艺进行加工。2005年2月。第一批2万瓶竹汁饮料终于问世了。邓晓东认为,这种没有任何防腐剂、添加剂的天然竹汁一定会引起轰动。
顾客:“淡淡的,没味道。当时他送给我一瓶两瓶给我喝试试看。当时我认为这个连味道都没有,能卖得掉吗?”
产品不被认可,邓晓东认为是顾客不清楚竹子是怎样加工成为饮料的。没有资金做广告,他决定通过网络宣传他的产品。他在网上给自己的饮料增加了一个名称,叫做神水。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把贵港的网络闹得沸沸扬扬。
浪子 网管:“对神水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对神水这个词比较反感。”
邓晓东:“神水不是我说的。是本草纲目里面真的是这样写的,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午时,取出的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把它称为神水。”
网络上的神水之争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有人反对,也有人建议多支持本土的企业发展。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神水,关注他能流出神水的那片竹林。
到了周末,城里的人纷纷把露营地选在了他的竹林。他们就是要亲眼看看竹子怎样取出竹汁来,要亲口尝尝原汁原味的竹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竹汁饮料,邓晓东每天生产的1吨饮料供不应求。能用竹子加工饮料,还引起了一些国外客商的兴趣。为了扩大市场,邓晓东决定申请国家标准认证,没想到通过了贵港市卫生、质量监督等部门检验合格的竹汁饮料会在QS认证上遇到麻烦。
国家认证集团广西办事处主任 蒋福林:“现在这个竹汁饮料是个新产品。新产品的话,国家在国标方面、在卫生方面。还来不及制订相应的标准。 它是一个国际标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
现在,邓晓东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HACCP认证,通过认证后竹汁饮料就可以漂洋过海了。
要扩大生产就要扩大种植,再过一个月,就到了甜竹种植的季节了,在邓晓东的竹林里来了许多附近的农民,这些过去毁过他的竹林的农民现在都想跟着他去种竹子,他们以后采集的竹汁邓晓东将畅开收购。
村主任:“一吨竹汁邓老板收400多元钱。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对邓老板的评价又不一样了。过去说他是发疯,现在他不是发疯,他现在是真真正正是把这一方带富起来。”
邓晓东:“现在放心多了,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记者:“这种踏实是为什么?”
邓晓东:“他们理解了。因为我认为这个是好东西,是金子它有一天总会闪光的。”
按照邓晓东的计划,他将在2年时间内,在当地和他的家乡建设5000亩甜竹基地,建成年产10000吨竹汁饮料的生产流水线,到那时,竹农将人均增收26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