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创业天地>>|
而立之年:纤纤麻竹打造成功人生

发布:2008-6-16 11:11:27  来源: 易网 [字体: ]

 

种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刘强又一次处于深深地忧虑之中。就在刘强一筹莫展的时候,机遇终于悄悄地靠拢了他。那天,刘强的一位朋友,在街上碰到刘强,热情地邀请刘强到家中做客。吃饭的时候,刘强被一盘味道奇特的菜吸引住了。朋友告诉刘强:“那是我专门从广东带回来的麻竹笋,因为内地没有,而我又喜欢吃,所以带了一些回来。当然不可能带得太多,因为价格贵着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强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可不可以种麻竹致富呢?

    刘强一离开朋友家就迫不及待直奔网吧而去。在网上查得麻竹确实是好的种植项目:产量高,技术含量低,见效快,当年种植,第二年就见效益,第三年就进入丰产期;而且麻竹全身都是宝,连竹叶都可以卖钱,尤其是竹笋在当时的市场上。并得知当时只有广东的英德市才有麻竹市场,而且台商还在当地办了四个加工厂,生产出来的竹笋成品几乎全部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

    天宽地广:小小麻竹撑起人生“第二春”

    从英德回来,刘强就着手跑土地的事情,虽然农村的土地被大量闲置,但要找到自己的一片理想之地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刘强搞的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他要搞集中规模式的生产,这样才有出路,要搞集中规模式的大片生产,需要的是大量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还要集中,靠近公路边,便于交通运输。

    正是基于这些条件,刘强那段时间天天跑乡下,为了节省路费,他每天总是很早起床,走路去乡下,他几乎跑遍了内江市两县两区的20多个乡镇,由于每天跑四五十公里,所以鞋都走烂了好几双,脚也被磨破,鲜血直流,并且还走变了形。有时候,看上了块土地,结果对方条件苛刻,一点也不作出让步,刘强便只好另谋一方;有的前一天说好了,等第二天签合同时,对方又变了卦……就这样,在反复的挫折与艰难中,刘强最终把自己的理想之地锁定在了东兴区双才镇,当刘强来到双才镇与政府有关领导谈及自己的想法时,得到了镇领导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达成协议。

    与镇上领导达成了协议,并不是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艰难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土地毕竟是国家承包给了当地农民,只有把农民说服,把土地拿出来,这才算真正的解决了土地问题。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他主动与农民签订了土地及管理合同。

    土地问题解决后,投资资金又成了刘强面前的一大拦虎路,由于决心已定,他便四处求借,甚至不惜高息贷款。贷款问题解决后,刘强便开始按部就班地引进种苗,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双才镇种植下了1300亩麻竹。种植1300亩,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以刘强便雇佣当地农民种,还自己亲自动手。为了更好地管理麻竹,刘强从城里搬到了乡下,当起了真正的农民,每天起早贪黑,给竹苗浇水、松土、施肥,日夜奔忙在田间小道和黄土荒山上,即使下雨的时候,他都会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看看竹苗被风吹倒没有。

    麻竹在刘强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起来。2003年6月,刘强开始收获麻竹笋。这时候,他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从6月份到10月份,是麻竹笋的生产期,而且每根麻竹长得很快,从幼笋出土到收割,也就4~5天,如果超过了6天,竹笋就会老化,肉质粗糙,即使收割下来,也很难卖掉,所以,在这收割的季节,刘强每天都是租用五六辆大卡车到基地将竹笋运输到成都、重庆等地的食品厂。由于签约的供货量有限,而土地上的竹笋又不断地生长起来,到最后,土地上长出的新笋看着看着就长成了老笋,这让刘强十分着急。这时候,刘强想:何不将剩下的麻竹笋背到本地的市场上去推销,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损失。

    由于本地人从未吃过麻竹的笋子,所以,刘强便制作好了宣传单,并叫自己的弟弟、妻子、年迈的母亲、聘用的工人还有自己用背筐背着竹笋到内江的一些市场上去叫卖,向顾客介绍麻竹笋的鲜嫩可口和绿色环保。与此同时,刘强还到内江各大酒店、宾馆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样,总算给他销售出了一部分,免去了一些经济损失。

    尽管损失不少,但第一年,刘强还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竹笋2003年产量就高达300吨,实现产值20多万元。

    2003年,刘强利用所赚的资金,又租用了土地2721亩,投资40余万元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2004年,刘强在2003年的竹笋销售中吃一堑,长一智,在竹笋收获的前几个月,他就着手跑销路,与此同时,他还根据麻竹笋易老化的特殊性,投资15万元办起了麻竹笋加工厂,并开发了笋衣、笋尖、笋筒、笋丝、横切等系列产品,对笋产品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了实现麻竹这一品种全身是宝的经济资源,刘强还将宽大的麻竹叶采摘下来销售给一些食品包装厂、纸业加工厂。

    刘强的精心种植和经营,2004年再获丰收,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这次,他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强告诉记者,2005年,由于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又进入丰产期,他的麻竹业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而且他的竹笋通过加工后开始出口到日本、台湾等地。

    如今,刘强已成立了自己的麻竹业公司,前不久,他的麻竹基地还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四川省农业生态园区”。2005年,刘强又与朋友一道投资30万元,开发了新的项目——柠檬种植,建立起了“柠檬科技示范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