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黄敏杰根据流行时装的发展趋势,预测到女式吊带背心将在沿海开放城市流行。他立即着手设计出了10个款式,准备批量生产。他这一大胆的举动,在全厂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特别那些管理层的老员工纷纷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风险太大,不如做来料加工稳当。在大家的极力反对下,黄敏杰也曾产生过动摇,但为了证实自己的预测能力,他对本厂76名25岁以下的女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90%以上的女员工在调查表上这样写道如果大街上有一个人穿,我就敢穿。看到这个结果,黄敏杰笑了,他当即拍板投入生产。结果,2000年夏天,女式吊带背心首先在深广两地流行,黄敏杰赚了近40万元,等其它服装厂回过神来,准备生产这种背心时,夏天已经过去了……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黄敏杰步子越迈越大。2002年5月份,黄敏杰听妻子说,他原先在香港转让出去的兴丽时装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又要再次转让。他立即赶回香港,以100万元的价格购回了香港兴丽时装公司。至此,黄敏杰在香港和深圳两地的服装行业内名声大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敏杰迎来了他创业的第三个高峰期。
东南亚最大时装集团的“二当家”
2003年3月9日,总资产达上亿美元、东南亚名声赫赫的马天奴时装公司的老板吴穗平突然亲自来到兴丽厂考察。吴穗平是东南亚服装业的“大鳄”,黄敏杰早就想和他结识,如今见他不期而至,不禁既惊喜又紧张,急忙把他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吴穗平坐了不到10分钟,便要到车间去转一转。黄敏杰立即起身陪同。走到门口,黄敏杰习惯性地换上拖鞋,而吴穗平却穿着皮鞋自顾自地往车间里走。见此情景,黄敏杰感到很为难,按规定,进车间必须换拖鞋,现在可怎么办呢?就在吴穗平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黄敏杰还是下定决心叫住了他,礼貌地说:“吴总,对不起,进车间请换拖鞋。”吴穗平并没有生气,只是说声“忘记了”,就换上了拖鞋。
在车间里,吴穗平没有同黄敏杰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走着。走到包装组时,他突然咳了一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就在他转身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女工迅速掏出一块纸巾将痰擦掉。吴穗平没有再作停留,立即离开了车间……
踏进兴丽厂不过20分钟,吴穗平就告辞了。黄敏杰莫名其妙,又不便多问。
第二天,黄敏杰意外地接到了吴穗平的电话,对方邀请他去做客。原来,吴穗平与新加坡一位服装商签订了60万套服装,由于货期迫近,为了减压,他打算拿出一部分交给其它服装厂加工,可一般的工厂,他不放心,因为“马天奴”是国际的品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吴穗平把深圳所有的服装厂想了个遍,最后把眼光放在了刚刚崛起但充满活力的兴丽厂上。通过实地考察,吴穗平想和黄敏杰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把“马天奴”服装给他加工。黄敏杰激动地和吴穗平签订了协议。
其实,马天奴时装公司此前也与多家服装公司联手过,但都不过两个月就一一淘汰了对方。这次与黄敏杰合作,开始时,吴穗平还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给他多发货,还派出一个阵容强大的质量检查组驻进了兴丽厂。3个月后,吴穗平发现黄敏杰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比他们自身的要求还要严格,次品率已经降到了他们建厂以来的最低点。他这才彻底放开胆子大批量供货给兴丽厂,并逐渐撤回了他派出的质量检查组,由于这些生意上的往来,吴穗平对黄敏杰青睐有加,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随着对黄敏杰的越来越倚重,吴穗平萌生了与黄敏杰并肩作战的想法。
2003年7月份,吴穗平合并了黄敏杰的兴丽厂,组建了马天奴时装集团。在这个集团里,吴穗平占51%的股份,黄敏杰占49%的股份,并出任马天奴时装集团的总裁。上任不久,黄敏杰就大胆斥资百万,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了一个名为“马天奴之夜”的全国性大型品牌服装洽谈交易会。这次会议影响极大,在全国有力地推广了“马天奴”品牌。
2004年春节过后,马天奴在黄敏杰的一手打理下,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掌门人”吴穗平放心地把马天奴时装集团的全权交给黄敏杰打理,自己移民到加拿大去了。
如今,这位历经风雨的香港硬汉,踏着自己二次创业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终于东山再起了。他驾驭着马天奴这艘巨大的时装航母,披波斩浪一路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