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投资掌控6000万美元的资产
27岁的郗慧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IT 帝国 Cisco 的首席执行官 John Chamber 说的一句话“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应该是网络教育”。这句话重新点燃了郗慧林心中的教育梦想, 同时将她的人生带入了商场的第二个奇迹。1997年,不到 25 岁的她毅然回国投身网络教育。1998年,利用教育及IT行业资源,郗慧林创建了第一家也是现在著名的网上学习商务公司——育才国际远程教育网。
2000年,是新千年的一个转折点,也是郗慧林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一方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郗慧林成功拿下了“朗文成功英语”的中国独家代理权,由她的公司在中国独家代理“朗文成功英语”多媒体交互课程。在这个问题上,皮尔森一方看中的并不是这个中国女CEO的美貌与否,吸引对方合作的是郗慧林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教学网络。如今,校园在线教育集团已经在全国设立了100多个领先英语学习中心,该项课程在国内仅大学里的学员就超过10万人。另一方面,郗慧林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资源,携手知名企业领导和国内外资深教授,成立了Leadership for Life Academy(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依托国际化教育资源网络,为大中华区的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成功所必需的终生教育及管理咨询。
2003年,富有投资经验的郗慧林又将眼光放到了服务型的高级会所。她果断地注资500万美金建立了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连锁学习和企业服务型高级专业会所——知识·财富会所在京、沪、深圳等地开张。几年之间,广州、南京、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都有了知识·财富会所强势而稳健的生存空间。商界名流们纷纷注意到了城市中这个颇具实力的主题学习商业会所,并开始被会所形式活泼的论坛、讲座、培训、沙龙、短期课程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了这里的会员,一时间,会所名声大振。
身兼数职的郗慧林还是一个高尔夫高手,还有着一个高贵的称号“高尔夫社交皇后”,然而这位拥有着80杆出色成绩的“皇后”却并未仅仅把高尔夫当成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意。郗慧林坦言,打高尔夫球的时候更是我体悟企业管理精髓的良好时机。在她看来,与很多运动不同的是,运动量虽然不大的高尔夫往往要学一辈子,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尔夫是最简单的运动,就是一上一下的机械动作,但实际上这一上一下里包含了许多生意场哲学。究竟是精心策划的一杆进洞,还是有舍有得的‘曲线救国’?郗慧林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而这些思考反过来又通常会对她的公司运作有所裨益。
很多人都羡慕郗慧林的成功,羡慕她身上集美貌、智慧、财富于一体的奇迹,认为她的经历是一个不可模仿的神话。而郗慧林自己却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敢于冒险和精心运用资源。“我想我和别的CEO们相比,如果说哪里不一样的话,可能由于做过理财顾问的缘故,我更注重充分利用资源。比如一笔钱放在公司账上,别的CEO可能不会去理会,而我则要跟银行谈妥一笔优惠一点的利息。这不是因为别的,因为我深深知道资源有限的道理,只有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才能增加你个人成功的几率。” 郗慧林淡定地述说着自己的成功之道。
自1998年至今的八年来,郗慧林为了她的教育及企业学习之梦跋山涉水地奔波着,如今盛开在彼岸绚烂而真实的花朵已展现在了她的面前。让我们衷心地祝福这个美丽而聪慧的美女CEO在以后的日子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传奇。
理财个性
郗慧林:“其实我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喜欢挑战自我极限,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当初上学的时候跳级是这样,去华尔街闯荡也是这样。当初回国创业,我也是看准了这个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于是就义无反顾。当时我自己的资产有 1000 万美元,创立校园在线,除却风险投资,我个人也投入了 800 万美元,这几乎是我的全部资产。”
价值观念
现在人们都在谈论财富,创造财富,这些对于我的变化没有太大,个人的生活习惯还是和以前差不多。我现在的精力百分之百都花在公司上,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投资,我希望公司能够继续成功,当然我就能够更成功。我对物质的东西不是看得很重,当然希望生活好一点,这个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不会太奢侈。追求快乐而不执着于财富,这才是我的生活态度。
创富格言
我的人生格言就是”Many seek Knowledge, but only the wise profit from it .”孔子说过许多人追求知识,但是只有智者才能从中受益,我觉得这种力量源泉,就是你学东西不能学表面,一定要为了一个目标,有一种非常好的规划,这个很重要的。另外就是,人生机遇很多,每天都在身边,怎样创新,或者找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主意,要勇于做一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喜欢运动,喜欢创新,喜欢做大家没有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