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很早就有瓷都之称,可是这个称号早已被广东佛山远远地抛在后面。说到陶瓷,广大消费者认定的就是佛山,山东陶瓷的荣耀已成过去。淄博老板就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临沂接一个装修工程,双方都谈好了合同及供货细节,但对方最后了解到产品就是在淄博生产的,当即取消了合同,一单好好的生意就这样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淄博陶瓷没佛山的好。如果去山东某陶瓷公司参观,你可能会看到山东淄博某某陶瓷公司、广东佛山某某陶瓷公司两块地点不同名称完全相同的牌子。你也许会感到奇怪,一个公司怎么会有两个名称呢,其实这在山东陶瓷行业很正常,不足为奇。这就是“山东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贴牌。山东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做法,使其陶瓷品牌无法创立,掉进了“越贴牌就越没有自己的品牌”的怪圈中。
其实山东要创立自己的品牌,还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其一是优势。山东是我国五大瓷都之一,是江北最重要的产陶区,主要集中在淄博、临沂两地,青岛和潍坊等地也有少量的陶瓷企业及相关行业。相对来说,淄博的陶瓷产业最齐全,特别是生产企业、陶机及陶瓷批发市场较为发达,产品也是以中高档为主,主要产品有瓷片、仿古砖,也有一定数量的抛光砖生产线,大多数产品在质量方面也越来越好,与佛山不相上下。从生产企业数量来说,大大小小有500到600家,生产线有近千条,基本集中在几个建陶工业园。大的陶瓷批发市场有三个,集中了山东和广东所有的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江北重要的陶瓷产品集散地。山东其它地方虽然比不上淄博,但也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同样是山东陶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是现状或者说是劣势。梳理一下山东淄博的陶瓷产品,我们发现鲜有本地的品牌。生产厂地是本地,但产品销售包装上打的却是佛山的。在本地注册一个公司,还要到佛山再去注册同样名称的公司,为的是在销售时可以说产品是佛山的。现在有的老板叫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主打自己的产品,可是在销售或者宣传时也还是不想把自己的产品说成是山东的。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过于迷信佛山产品,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二是品牌意识还不强,没有打自己品牌的打算;三是打佛山品牌顺手了,能卖起价钱,自己的牌子销售渠道不顺畅,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系统还有很多事要做。不管是优势也好,劣势也罢,这就能说明山东是个大产区,且产销两旺,最重要的就是说山东有创立品牌陶瓷的资本和潜力。
如今,山东陶业已经走到了徘徊的十字路口,如果再一味这样走贴牌生产的老路,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自我,被别的新兴产区的光环所湮灭,曾经的瓷都不再风光。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被重重包围,也要敢于亮剑。这就是山东陶业需要的精神,也到了该打自己品牌的时候了。根据对山东陶业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一定要有品牌意识。山东陶瓷要想走出贴牌生产销售的怪圈,应该摒弃拼数量和价格的观念,树立质量和品牌的意识。帮人家生产,打别人的牌子,跟在别人后面,永远都成就不了自己。要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你没有自己的东西就要被人家吃掉。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山东企业的经营者热衷于免检品牌等等虚名,既然有这样的意识又为什么不可以在创立自己品牌方面下功夫呢。要不怕吃亏,只有先吃亏,等有了自己知识产权的陶瓷品牌,才能赢利,而且是比贴牌大得多的利。所幸的是,一些人广东和浙江过来创业的陶业精英已经有了先知先觉的品牌意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山东的陶业。
第二,先模仿后创新。以佛山甚至国外陶瓷强国的陶瓷企业为目标,制定一个时间表,先把先进经验复制到山东,然后根据山东的特点加以创新,慢慢丢掉佛山的牌子。比如,可以考虑第一年拿出30%的产品做试验,看看山东陶瓷品牌的销售力度。第二年再把一半的产品打上山东产地,分析总结销售情况,究竟是品种、质量还是销售渠道等需要改进。到第三年,在经验成熟的基础上,全面开花,形成规模化的山东品牌陶瓷。很多做得好的山东陶瓷企业,在创业阶段就是先模仿佛山的做法,完全照搬生产和销售模式,后来加上自己的东西进行一定形式的创新,靠“拿来主义”才慢慢把企业做大的。这个需要全行业联动,相互配合才行,靠单个企业是实现不了的,要靠大环境。所以归根到底是要有创新精神,从每个企业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要摆脱贴牌现象,陶企就需要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要有自己的团队。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可以聘请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加盟,也可以自己培养,还可以利用培训的方式。总之,单靠企业老板独打天下或者拍拍脑袋是行不通的,模仿抄袭别人的也不能长久的。
第四,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联手、互动。作为山东重要的产陶瓷区淄博有几大建陶工业园,主要生产中高档的陶瓷产品。作为生产企业,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把好产的关口,为批发市场提供物美质优的陶瓷产品,为山东陶瓷品牌打下基础。而作为经销商的建材市场要把山东品牌的陶瓷销售情况反馈给生产企业,把好销的关口,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使其良性发展。只有生产和销售互相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销链,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从而生产出质量过硬的陶瓷产品。
第五,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先导作用。陶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政策的作用是先导性的。陶瓷行业的兴衰也需要行业协会的存在,协会具体负责行业的组织、管理和引导。淄博建筑卫生陶瓷品牌的滞后,与当地政策和行业协会的缺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淄博的日用陶瓷特别是酒店陶瓷、骨瓷之所以闻名国内外,与山东省陶瓷协会的引导、支持作用是分不开的。要打破山东陶业一盘散沙的现状,就需要政府重新定位陶业的地位,重新构建行业协会的架构,使陶瓷行业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第六,媒体要跟进,要大造声势。行业要发展,舆论要先行。纵观佛山陶业的一步步发展,都离不开行业媒体的推波助澜。多年来,佛山陶业与作为主流媒体的《陶城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佛山的很多陶瓷企业也是在陶城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起来形成规模的。可以说,陶城报为佛山陶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山东,陶企与行业媒体的联动很少,无论是陶城报还是其它行业媒体都少见到山东陶业的新闻和产品广告。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销售队伍,而不肯相信媒体的影响力。所以,为改变这种现状,山东陶企要改变过去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思路,要主动和媒体联姻,借媒体扬自己美名,同时媒体也有主动出击,把山东当成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地,像佛山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陶业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山东的陶瓷品牌宣传出去,使业内外知晓山东也生产好的陶瓷。而作为行业主流媒体的《陶城报》,更应该时刻关注山东陶业的一举一动,主动担当起宣传、引导山东陶业发展的重任。
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企业做起,只有山东全行业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同时真正行动起来了,才是告别山东陶瓷贴牌的惟一出路。要多管齐下、多头并进,上下协力,形成创立品牌陶瓷的氛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山东成为继佛山之后的第二个名副其实的产陶大区,让山东陶业重现光辉,进而引导全国其它产陶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