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地、金意陶等一批大型建陶企业落户景德镇,千年瓷都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走上了新一轮产业扩张与布局的舞台。
藉景德镇特地陶瓷生产线点火仪式举行之机,景德镇市副市长黄康明、佛山欧神诺陶瓷公司董事长鲍杰军、景德镇特地陶瓷公司董事长冯红健接受了媒体采访,对景德镇加快陶瓷产业振兴步伐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1、四个基地构建景德镇陶瓷产业
问: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近年来,随着特地、欧神诺等著名建陶品牌的进入,景德镇建陶产业是怎样规划的呢?
黄康明: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我们有几个大的战略考虑,希望通过高新技术,把这个传统产业改造成一个现代产业,让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具体来说,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构造:
1、打造一个国家级的陶瓷产业基地,这就是特地所落户的陶瓷工业园区。
景德镇在历史上主要是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认为一方面对艺术陶瓷、日用陶瓷要传承、要创新、要提升,另一方面要把建筑卫生陶瓷、高新技术陶瓷纳入其中,形成多元的陶瓷产业结构。
2、构造一个陶瓷技术基地,主要以国家日用陶瓷科研中心为支撑点。
作为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院校,景德镇陶院对景德镇的陶瓷科研院所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它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可作为我国陶瓷产业技术、文化交流的平台。
3、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江西省工艺美院以及各类陶瓷职业技术学校,通过院校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国际性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4、打造一个陶瓷商贸文化交流的平台基地。其主要内容是10月份由商务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同举办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同时由科技部联合江西省政府共同举办景德镇陶瓷高新技术论坛。
问:请问冯总,景德镇作为承接建陶产业转移之地,企业如何保证对环境保护?
冯红健:最近一段时间对陶瓷生产批评得最多的就是污染,陶瓷被贴上了重污染的标签。所以,我们也在呼吁怎么去认识陶瓷污染的问题。
其实陶瓷生产链不长,从最原始的原材料到生产品只经过一个厂就把产品做出来了,这在其他行业是没有的。
整个陶瓷生产过程的污染源包括:粉尘污染、污水、燃料污染。那么应该如何处理?
特地做了3件事:第一、特地生产过程中的水全部使用循环水,每次我到工厂看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流水污染的问题,从整个生产都没有一滴水出来,我们的水沟主要是排雨水的。
第二、在投产时注重原料储存处理。
第三、粉尘处理,燃料脱硫,产品深加工,原料加工的粉尘控制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来看,基本上在车间内把污染处理掉、解决掉。
我们企业是首批清洁生产企业,这个我们在佛山已经做到了,我们到景德镇来更应该做到。
把环保做好,产业转移主要是看企业对环保投不投入的问题,只要企业愿意,可以把污染控制在可控之内。
鲍杰军(补充):1、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的厂是属于绿色产区,主要是避免在佛山那边企业太集中,超过了空气自身的自净能力,欧神诺在佛山也是这样处理的,在佛山10年,没有受到村民的一次投诉,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转移过来。
2、我们在内部已经把所有的污染都消化了,污水是循环处理,排放管设在地下,排到河边时专门设立了一个污水池,目的是担心在车间、特别在路上,有时会有一点油污滴到路上,下雨天会把油污冲到排水沟,于是在排水沟建设了除污水池。
内部粉尘方面,首次采取干法磨边,磨出的粉尘可以直接回用。同时包括我们整个的生产车间、制釉车间的污水都做了处理,废渣都可以直接使用,剩下的就是燃料,燃料都进行了除硫、汾水处理,汾水在喷雾塔做了热排炉,汾水直接在喷雾塔烧掉。
目前还没有消化的就是废砖、有些可以填埋的基本填埋。产业转移绝对不会把污染转移,到这个地方,只有比在佛山做得更好。
2、企业、政府通力协调保障人才、留住人才
问:目前特地景德镇工业园用工情况如何?同时请问黄副市长,景德镇如何保证各类人才的供应?
冯红健:办企业有一个主旨,就是要满足3个条件,第一是办企业,股东投资首先要满足股东。第二是要满足员工,员工满意了,企业才能正常生产,还有就是社会满意。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规划园,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有空调、有电视、有卫生间这种规模来建设员工宿舍。
我们本身从佛山过来,除部分员工从佛山过来,其余在景德镇陶院、本地学校、地方招工,开始也担心招工难,经过一段时间生产还是比较顺利。
我们的招聘是非常严格的,经过军训进行筛选,因为经过筛选之后,可以把一些跟公司价值观接近的员工招过来,只有这种人在一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员工才能相对稳定,也只有在本地企业中,企业才能发展,也才能有条件更好地为员工创造更好的条件。
黄康明:人是社会之本,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建设都需要人。从企业的层面看,需要做研发的、技术的、操作的。
首先人才保障如何实现,从景德镇作为以陶瓷立都的城市来看,陶瓷产业培训,除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外,还有江西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这些学校走出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完全可以保障陶瓷专业技术人员的供应。
另一方面,企业的培训也非常重要,一般流水线上的岗位上的操作工人,不需要很高的院校、技术培养,这就需要企业培养、岗位培训。
企业在用工制度、用工概念方面,相关措施有保障的话,留住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从大的方面,作为一个政府、一个城市怎么培养、稳住各类人才,我想第一是加强教育。第二就是给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给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关键就是产业要发展。景德镇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结构调整,自然可以留住人才。第三打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城市的功能非常齐备、非常适合人居,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协调,打造一个人才培养教育、学习的平台和环境。
因此,对于陶瓷产业的人才保障我们是有信心的。
鲍杰军:我们选址,很大程度上会考虑人才能否留住,能不能很好的在这里工作。
作为一个建筑陶瓷企业,不是候鸟,在这里一旦投资下去,基本上是不动,除非是企业淘汰。
因此,企业对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非常注重。景德镇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城市,但它是一个地级城市,我们园区虽然是群山环绕,但我们在选址时特别考虑到风向,对城市没有影响。
同时,景德镇各级地方政府特别给我们的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了商业型的用地,今后我们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住在市区,然后开车上班。相比其他陶瓷产区,景德镇在这个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