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通站
首页 会员中心 名家名瓷 RSS定阅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建设 留言
网络兴瓷,中国陶瓷行业领先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展会 德化瓷
 首页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
陶瓷产业升级不能单凭“大小”来划分

发布:2008/9/17 9:56:27  来源: 陶城报 [字体: ]

  尹虹简介:1957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长大。1974年下放插队,1977年3月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工程系学习,1980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陶瓷专业硕士、博士学位,长期执教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陶瓷专业。1995至2005年间,有10年陶瓷行业职业经理人经历。2005年11月至今任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并兼任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陶瓷》杂志执行主编,同时担任众多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顾问。
    
  佛山陶瓷转移,“靓女”会先“嫁”出去
    
  问:尹秘书长,近些年来,佛山的陶瓷产业转移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特别这一二年来,转移的浪潮更可以用汹涌澎湃来形容。佛山陶瓷产业为什么要转移?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尹虹: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吧。第一,这是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需要。国家经济持续多年超过8%的增长,事实上大部分地区近年来都是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去年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今年的北京奥运会,都刺激着建陶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第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第三是建陶产品出口的拉动。
    
  第四点就是佛山陶瓷产业扩张、在全国适当布局的需要。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三级、四级市场不断开发,比重逐年增加,导致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向外扩张与全国范围的适当布局,这一次的扩张与布局的表现形式就是佛山陶瓷转移,多年的产业积累为这一次的产业扩张积蓄了足够的爆发力,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建筑陶瓷行业的下一轮全面竞争拉开了序幕。
    
  第五就是解决佛山陶瓷发展瓶颈之需要。佛山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近年来生产用陶瓷原料的运输半径越来越大,主要燃料或燃油的成本越来越高,运输设限越抓越紧,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建陶的生产成本随之也越来越高,要解决佛山陶瓷发展的瓶颈,佛山的陶瓷产业就需要转移、扩张、再布局。
    
  问:那么,佛山陶瓷转移的路径是怎样的,您能谈谈吗?
    
  尹虹:佛山陶瓷第一轮的转移是在2000年前后,四川廉价清洁的天然气及相应的原料与西部市场,吸引了佛山陶瓷扩张转移,这其中有新中源、奥斯堡、广乐等企业落户四川夹江;第二轮转移是2002-2006年,佛山陶瓷大规模地走向省内临近的肇庆、清远、河源等地,仅五年多的时间,就在佛山周边形成了一个两百多亿产值的建陶产业,与佛山陶瓷一起形成了一个泛佛山陶瓷区域;2006、2007年建陶行业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促进了第三轮转移,特别是2007年大批佛山陶瓷企业指向全国的扩张、转移、再次布局设点。这期间,佛山陶瓷在外省签约投资金额达200多亿元,建厂圈地约25000多亩,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问:您说的发生在2007年前后的第三轮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也有人说这一轮其实是淘汰性的转移,因为这一段时间佛山市政府正在推行节能减排,要“腾笼换鸟”,是这样的吗?
    
  尹虹:表面上最近一轮的佛山陶瓷转移与政府的保留提升、转移关闭建陶企业的总部经济策略是同步的,实质上是名相符而实不相符。首先这一轮的佛山陶瓷转移尽管对陶瓷产业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绝对不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张、再布局为内涵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的的。2007年,仅东鹏、新中源、箭牌、新明珠这四大建筑卫生陶瓷“中国名牌”企业,在外省签约投资就近80亿元,建厂圈地约13000亩。而且加入这一轮佛山陶瓷转移的还有金意陶、欧神诺、欧雅、顺成、欧文莱、兴辉等陶瓷企业,这些都是佛山陶瓷的优秀企业,完全形成了一幅“靓女先嫁”的图景。并且,2007年佛山陶瓷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减少。
    
  问:我在报上看过您的专栏文章,您好像对政府部门“腾笼换鸟”的这种提法并不“感冒”?
    
  尹虹:是的。用“腾笼换鸟”来形容描述“产业转移”是不恰当的,用腾笼换鸟的态度来处理“产业转移”的事情也是不合适的,潜在的危机与危险都是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企业行为,是一个以企业自发为主、同时充满了产业扩张、产业布局、产业提升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莺歌陶瓷向大陆的转移、自2000年就开始的佛山陶瓷向全国的转移都是很好的佐证。在整个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本身及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主要应该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目前,政府部门、主流媒体不仅频繁使用“腾笼换鸟”来描述“产业转移”,而且还用“腾笼换鸟”的思维方式来设计“产业转移”。其实这是非常不经济的,也是不环保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就地升级,产业扩展、配套集群,可能更能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全省、全国经济应是一盘棋,多余的腾笼、频繁的换鸟本身就是浪费,不如直接飞鸟各投林。诸如东莞企业关停如潮,五星级酒店开房率大跌,当地居民的房屋无人租赁,本身就是整个社会的浪费。如果腾出了笼,而没有合适的鸟来换,也是一种风险。
    
  佛山陶瓷的发展方向应是走佛山陶瓷转移的方向,近十年来佛山陶瓷占全国建陶的份额已经由60%下降到30%,建议政府不要用“腾笼换鸟”的方式来主导佛山陶瓷发展,在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多站在佛山陶瓷企业的角度为企业想一想,引导企业循序渐进地完成产业的升级、扩张、转移,让佛山陶瓷为中国建陶、世界建陶作出较大的贡献。
    
  发展总部经济的关键是能否成功打造“佛山陶瓷”区域品牌
   
  问:尹秘书长,如果完全按照佛山目前推行的这种转移提升计划,佛山陶瓷这个区域品牌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尹虹:众所周知,佛山陶瓷是佛山最响亮的城市名片,尽管当今中国有三个瓷都:景德镇、德化、潮州,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三个瓷都的陶瓷经济总量加起来也不及佛山陶瓷的经济总量。全国许多产瓷区的陶企经常直接或变换着形式地将产品打上某些佛山陶瓷的标记,佛山陶瓷在消费者心目中可以说是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口皆碑,佛山陶瓷实际上已经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区域品牌。但是,大量的佛山陶企外迁之后,佛山陶瓷的区域品牌是否还有现在这么闪亮,那就很难说了。
   
  问:“总部经济”是佛山市政府部门调整治理陶瓷产业结构中,给出的一个大的方向。那么,现在佛山在推进陶瓷产业“总部经济”中,着力要留下来的有哪些环节,进展又如何?
    
  尹虹:的确,近一年来,佛山市政府部门与陶瓷专业媒体经常用到“总部经济”一词,佛山政府期望通过佛山陶瓷产业调整与提升来打造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具体工作进行到今天就是计划将佛山陶瓷产业的低端部分,通过转移与关停的手段将其赶出佛山地区。这一部分企业约占佛山陶瓷企业总数的60~70%,约占佛山陶瓷产能的40~50%。而同时将佛山陶瓷产业的上下游部分保留下来,诸如陶瓷产业上游的设计策划、机械装备、研究开发等;陶瓷产业下游的营销总部、出口基地、物流等;陶瓷产品方面的质检、分析、认证等;陶瓷产品、装备、化工等方面的会展经济等,从而打造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
    
  为此,佛山市政府及下属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佛山建陶产业低端生产企业的关停转移时间表,同时陶瓷行业协会也接待了市经贸局的关于陶瓷物流的调研,市科技局关于吸引国家国际质检认证机构进驻的调研,种种迹象表明,针对佛山陶瓷的调整与提升工作正在同时进行。
    
  问:发展总部经济,各方面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业内人士担心因此将引来佛山陶瓷空心化,有的陶企老板甚至认为此举如同卸磨杀驴。就是理论界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甚至有看法认为这仅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那么,您的观点呢?“总部经济”到底是不是佛山陶瓷产业的最终出路?
    
  尹虹:说的简明一点,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就是将佛山陶瓷整个产业链中生产制造部分的部分或大部分外迁、关停,将佛山建陶企业的总部留在佛山,将生产制造的上下游留在佛山,继续保持佛山陶瓷在建陶行业的领军作用及中心地位。
   
   一般来讲,总部经济就是企业将总部迁移到或保留在中心城市,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将依托什么优势来发展,很值得推敲。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自认为处于珠三角的广佛都市圈,也算中心城市,但是我们是在广佛都市圈的西域,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到粤西的过渡层。佛山的经济主要依托制造业,佛山尚缺乏中心城市具有的核心政府、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信息中心、人才集中等方面的优势。再看看政府拟打造的专业物流,建陶行业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一条日产一万平米的普通生产线,每天的产品约200吨、原料近250吨,还有各种辅料、燃料等,如果生产制造环节外迁,物流急剧减少,何谈陶瓷物流经济?还有专业会展经济,佛山陶瓷的成品会展已经举行了十届了,眼看上海的建陶卫浴成品会展就要全面盖过佛山,已经举行了数届的陶瓷工业展,根本无法与著名的广州陶瓷工业展相提并论。为什么谈论佛山陶瓷专业会展总是将其局限于佛山范围之内,而不是放在整个广佛都市圈的范围之中?仅这三方面的简单分析,就可以看到打造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并不简单。
    
  问:那么,您认为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核心点或者说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呢?
    
  尹虹:要打造制造环节外迁的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就要解决陶企外迁之后将其总部留在佛山的理由。我认为,数年之后,大量佛山陶企外迁之后,留在佛山的建陶企业也将在佛山当地生产制造方面减持,如目前东鹏陶瓷,其在佛山的份额仅占总产量的30%,新中源陶瓷不足20%。能否有较多的陶瓷企业总部留在佛山,能否发展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关键是能否成功地打造“佛山陶瓷”区域品牌,一个具有含金量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
    
  新格局将对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问:往常提到中国建筑陶瓷的产业格局,必然会提到“三山两江一海”。现在,由于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在全国的重新布局,必定会促使陶瓷产业的格局发生改变。那么,新兴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目前实力究竟如何?
    
  尹虹:你说的很对。佛山陶瓷转移势必会对全国建陶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彻底改变全国建陶产业的格局,全面促进我国建陶产业的提升。到目前为止,其中泛佛山地区,包括佛山、肇庆、清远、河源等广东地区,建陶产业仍是中国建陶产业的重中之重,年产量20多亿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0-50%;以博山为主的山东产区包括淄川、临沂等地,墙地砖产量十多亿平方米,是泛佛山地区以外中国最大的建陶产区;以唐山为代表的河北地区,目前建陶产业份额已微不足道,只是以惠达为代表的卫生陶瓷颇具竞争力;以晋江为代表的福建产区,含闽清地区,建陶产量达5亿多平方米,其中外墙砖产量据称占全国70%;以夹江为中心的四川产区,年产量5亿多平方米;以上海为中心华东产区,产量约1亿平方米,仅占全国的2%份额,但质优价高,独树一帜。随着近几年建陶产业的扩张、转移、再布局,这种“三山两江一海”的格局正在被全面打破。众多的建陶产业基地在建,十多个新兴的、颇具规模的建陶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这其中有江西的高安、景德镇、丰城、九江、萍乡;湖南的岳阳、衡阳;湖北的宜昌、蕲春;河北的高邑;河南的鹤壁;陕西的阳泉、阳城;东北的法库、建平;内蒙的鄂尔多斯、包头;安徽的淮北;陕西宝鸡;宁夏中卫;甘肃白银;云南的易门;新疆的米泉等。
    
  问:众多陶瓷产区的形成对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影响有哪些,特别是对于市场,原来的市场无疑要重新定位和划分,您能具体到各个主要的产区来说说吗?
    
  尹虹:建陶产业新格局对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影响是明显的,建陶产业新格局将在促进全国建陶产品总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全面提升我国建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促使全国建陶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区域化特征更加突出,产品销售半径逐步形成,中低档产品尤其如此。
    
  比如,江西产区的全面崛起是我国建陶产业新格局变化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以高安、景德镇、丰城、九江、萍乡为主体,随着众多知名品牌如斯米克、金意陶、箭牌、欧神诺、东鹏、马可波罗、新中源、新明珠、欧雅、欧文莱、简一、诺贝尔等的进入,江西地区在2007年建成了3万多亩的建陶产业工业园,引进了200多亿人民币的投资,3-5年之后这些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其建陶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可与佛山陶瓷、福建外墙产品、上海周边台资陶企形成全面竞争,大量减少这些产区在全国市场的份额,特别是在江西周边地区的市场的份额。
    
  目前,以大区域市场为特征的山东产区建陶产品北上已经受到东北法库、建平建陶产区同类产品的狙击,内蒙市场又被鄂尔多斯、包头的建陶产品分走一杯羹,河北高邑、河南鹤壁、山西阳泉及安徽淮北从山东的西、南对其形成合围,未来3年山东建陶产品将承受严峻的考验。
    
  以西南、西北地区为主要市场的夹江陶瓷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在四川南面,拥有“中国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荣誉称号的云南易门,已经建有20多条墙地砖生产线,其产品全部消化在西南市场;在四川北面,陕西宝鸡、宁夏中卫、甘肃白银的建陶企业似乎为夹江陶瓷的北上设下了一条屏障。难道数年后夹江陶瓷的主市场仅是四川吗?
    
  而湖南岳阳、湖北宜昌产区的建陶企业,凭借地处中部、长江黄金水道等区域条件,在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佛山陶瓷北上构成第一道冲击;而已经拥有10多家建陶企业、20多条生产线的新疆米泉则是另一道风景,这些建陶企业偏居一方,70%产品出口中亚市场。
    
  安全过冬,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
   
  问:尹秘书长,以当前大部分陶企的生存现状,业内有一种说法,说陶瓷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您认可这种说法吗?
    
  尹虹:这个定义有问题,什么是冬天?它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广东五六度就算是冬天了,而在东北要零下二十几度才算得上是冬天。目前建陶企业在资金与销售诸方面都面临严重的压力,宏观经济的调控、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以及奥运会本身与汶川大地震都已经对建陶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少建陶企业大面积地停窑,最近几个月瓷砖销售严重下降,前两三年向外扩张的陶企大多放慢了基建、投产的速度,这都使业内人士感到了冬天的凉意,在这个层面讲目前是陶瓷行业的冬天也未尝不可。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少陶企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压力,如楼兰陶瓷、欧文莱陶瓷的整体销售丝毫没有受到冲击,佛山陶瓷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整体增长30%;又如大型陶企宏宇陶瓷、顺成陶瓷等都没有出现停窑现象,还有我们七月份在内蒙古等地参观的一些建陶企业,仍然产销平衡,有些还是保持着零库存。这些都表明,建陶行业内部各自的生存现状在现阶段是极不平衡的,这也许正是我们建陶行业本身的特点,在大好的经济环境下,06、07年全线飘红,也会有个别陶企经营亏损,在困难时期,仍有不少陶企生存得很滋润。
    
  问:那您认为,生存得很滋润的企业,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呢?
    
  尹虹:以我个人的看法,目前生存得较好的企业普遍有如下特征,一类是出口占主导的陶企,受国内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一类是其产品本身性价比极具竞争力;一类是小型企业,在区域市场内独霸一方;还有就是中等规模的品牌企业。
    
  问:在2005年底的时候,很多人悲观地看待2006年的陶瓷市场,而您却曾经成功地预测陶瓷产业会在2006及2007年走好,结果跟您预测的十分接近。而对于2008年,您也曾撰文指出,中国的建陶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定的因素。请问,您平时是不是很喜欢作这样的分析和判断?
    
  尹虹:的确,我喜欢对行业的前景作一些个人的分析。2006年,我曾写过一篇题为《2006年佛山陶瓷行业8大看点》的文章,里面提到,“2006年佛山陶瓷产业的出口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其增长幅度将保持在30%以上,有可能很快推动我国墙地砖出口突破5亿平方米,成为世界第一大墙地砖出口国”,结果当年公布的出口数据是29.8%,跟我的预测相差无几。2007年我也预测我国建筑陶瓷产业的形势发展基本上是2006年行业发展的一个延续,保持着持续增长,产销两旺,产品出口总量进一步增加,结果也比较符合。
    
  对于2008年,从去年十一月份房地产的走势出现所谓的拐点之后,我就判断建陶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个低潮期。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建陶行业对于市场的反应一般要滞后于房地产半年左右,结果今年五六月份,行业果然又陷入低谷。今年五月份建陶行业的墙地砖产品销售普遍出现了下滑迹象,六月份则大部分厂家建陶产品销售出现明显下滑,有建陶企业透露六月份销售下降达40%。
    
  问:那么,您能否给我们预测一下建陶行业的“冬天”何时过去?陶瓷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个“冬天”?
    
  尹虹:这个首先要看整体宏观经济的走向。目前股市已经跌破2200点,楼市会不会大面积持续下跌?有关协会表示,正在努力向国家申请建陶产品出口退税额的回调,这是否可以实现?最近一段时间美元的升值,是否会持续下去?会不会带来油价及众多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的回落?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奇怪现象能否结束?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等等,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企业自身也应在冬天里作好自身的调整,改进自身的经营策略,寻找合适的经营规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现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陶瓷企业不要太过悲观,一定要安全过冬,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
    
  问:在目前政府进行产业调整以及行业过冬的大背景下,佛山市陶瓷协会主要的工作重心会侧重哪一方面?
    
  尹虹:佛山市陶瓷协会是一个很民间化的组织,很弱势,也无职能。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很多工作只能代表企业为政府服务。我希望它将来能代表政府来为企业服务,赋予它一定的职能。在目前的这种环境下,我们协会不断地为陶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呼吁,政府方面的态度也有所松动,比如现在提出要在佛山搞一个陶瓷精品工业园,给企业一个就地转移和提升的机会。还有三水的楼兰,占地规模很小,专门生产木纹砖和仿古砖,产品的附加值很高,纳税情况也不错,却被纳入了关停的范围。我也多次提出,陶瓷产业升级不能单凭“大小”来划分,而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品牌、经营、管理等综合因素。当前政府在整治提升过程中,也应鼓励陶瓷企业适当兼并,帮助陶瓷企业做大做强。
    
  问:您除了在陶城报上面开设专栏,好像也在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博客,文章的内容也多是以陶瓷产业为主的,其中既有您对行业的一些思考,也能听到你为企业呼吁的声音。
    
  尹虹:的确,那些文章我都是很认真去写的,里面有我的思考,也有我的建议。我的博客是在搜狐网上的,里面有个陶瓷精英博客圈,今年年初,他们鼓励我加入的。
    
  问:尹秘书长,最后还想问您一个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年了,而中国建陶产业在这三十年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佛山的成功崛起就是一个例证。那么,佛山陶瓷产业在这三十年里主要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哪些呢?
    
  尹虹: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当年的佛陶集团在佛山市政府的支持下,看准了发展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方向。别忘了,当年石湾陶瓷是以日用艺术陶瓷、耐酸陶瓷、化工陶瓷等为主的。其次就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大大加快了佛山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进程。还有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广纳人才,在佛山汇集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建筑卫生陶瓷优秀人才。再有就是佛山陶瓷在发展的进程中,企业资本的私有化及时到位,使佛山陶瓷及时准确地纳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问:在这三十年的发展中,佛山的陶瓷产业也存着很多不足,您能说说不足主要有哪些?这些不足也可以成为一些新兴产区很好的经验借鉴,避免去走老路弯路。
    
  尹虹:不足主要有几个方面吧。第一,佛山陶瓷发展长期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以至于在大佛山范围之内,至今都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陶瓷工业园区,不少建陶企业至今还散落在民居之中。
    
  第二,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规划指导与相对集中的建陶工业园区,使佛山建陶行业发展至今天,仍无法全面使用煤制气作为主要燃料。这在目前全国的建陶产区中是绝无仅有的。由于建陶企业的相对分散,更无法做到集中供气,因此燃料的成本过高也成为佛山陶瓷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第三,佛山在引进国外的一些合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没有对佛山的陶瓷企业及品牌的提升起到太大的作用,也没有全面帮助佛山陶瓷进军国际市场。这些合资企业后来大多被境外陶企收购,成了境外陶企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或桥头堡。
    
  第四是佛山陶瓷的发展进程中,当地政府一直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与引导作用,等到现今佛山陶瓷全面开始了以扩张、再布局及利益最大化为主要内涵的佛山陶瓷转移时,政府则倡导以关停转为实质的佛山陶瓷转移,甚至明确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战略方针,有过多主导行业发展之嫌,这也是长期忽略产业提升的结局。
    
  问: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尹虹:不客气。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金沙釉)
包邮特价:480
同乐
特价:480
欢欢喜喜
特价:199
国色天香12头茶具
包邮特价:39
青花荷塘10头茶具
包邮特价:39
小圆满旭日红
特价:88
金骏眉茶叶罐
特价:68
小#腰鼓
特价:99
花开富贵四件杯
包邮特价:65
呵护一生情侣杯
包邮特价:199
出水芙蓉对杯 情侣杯
包邮特价:99
喜上眉梢情侣杯
包邮特价:99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7-2009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E-mail:web#ctaoci.com 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编:362500
运营商:网兴网络 电话:0595-23555005 23566007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13600777720
在线投稿QQ:点击和我交谈 编辑部QQ: 点击和我交谈 点击和我交谈 客服QQ:点击和我交谈 媒体合作QQ:点击和我交谈 闽ICP备08101693号-1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100强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
泉州十佳文明网站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