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说:老板不了解你。
那位员工又说:我承认我只在每周例会时间才见到老板,可别人据我了解也同样啊。
主管又说:可你开会时说话吗?
G:我真的不懂“建议尽量用书面形式提供”旨在鼓励与培养员工学会一种认真细致的分析方法,并敦促与督导管理者审阅时的客观与合理。
此外,一份文字建议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纠正口头建议的随意性,同时还有利于在公司内部传阅,寻求支持和改进或者不同意见。
“建议尽量用书面形式提供”还要大家明白,我们身处的已是一个连建议都要求专业化的时代。
H:我真的不懂“行为暴露一切”,究竟行为暴露什么一切。
直到我被告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对新聘人员的面试不是一个一个进行,而是一组一组进行。
有一个人坐在前面接受提问的时候,其他应试人员则排成一排坐在后面等候,而这个时候,真正的被试者并不是坐在前面回答问题的那个人,而是坐在后排等候的那些人――面试官严密观察他们在别人接受提问并回答问题时的具体表现: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有的人目光涣散面无表情,有的人在认真倾听,有的人在左顾右盼。。。。。。
这些人中,那些在认真倾听的人将会有可能胜出,因为公司不同,公司的性质也不同,作为一个服务性机构,“日常对话,深度倾听”对一个公司员工来讲是首当其冲的必备素质,许多面试中失败的人恐怕至今还不知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I:我真的不懂“职业化不仅包括工作,而且包括言行”,直到我上完办公室礼仪培训科目。
●尽量不要两手搭臂置于胸前,因为那样不仅给人一种拒对方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而且让你显得比起一个职业人来说,你更像一个站在门口准备骂街的村妇。
●工作时间不要玩笔,你已经不是校园里的学生了,玩笔只能让人觉得你不成熟和无主见,想想看哪个出席董事局会议的人玩笔。
●与客户交谈时不要用手托腮,一则因为手不干净,会把细菌带到脸上,二则那是过时的居家小女人的举动,发生在职场,只能给人一种幼稚和无实力的感觉,从而让客户由对你的怀疑进而对你服务的公司产生不信任。
●吃自助餐时,尤其是与合作单位的人士或公司客户一起,千万不可带着手提袋去取食物,这是一个职场举止中的必杀之举。担心丢失,可在赴餐厅之前将包内比如钱包之类的贵重东西提前装进自己的口袋或托同事暂时代为看管。
J:我真的不懂一个人在一个好的企业里成长空间到底有多大,直到我读到“与公司同步成长把个人名字打造成个人名牌”。
当听到一位比我稍稍早进公司一些时间的半新员工询问老板,为什么他与那个与他同在一个部门从事着相近工作的人的薪资会相差那么多,老板告诉他,就算那个人什么也不做,仅他的名字一年就能为公司带回100万的订单。
因为那个人已用超人的努力、技能与实力把自己的名字经营成了一个名牌,他们的名字已经等于出色、可信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