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创造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陶瓷工业,当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全球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一是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前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物质文明进程中伴生的负面问题,也是陶瓷工业现代化必须加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陶瓷工业近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到今天,一些企业为什么“无地自容”?
世界建陶强国意大利、西班牙两大产区聚集数百家陶瓷工厂为何与生态环境相安无事?
我国以意大利建筑陶瓷工业为模式,通过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建立了新型的建筑陶瓷工业,西班牙同样以意大利为模式经过30多年发展成为世界建陶强国,相同或类似的陶瓷先进生产技术与装备为什么造就如此不同的产区环境?!
陶瓷工业科学发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先进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为何说议很多、言而不行或是进展缓慢,难以收到成效?
根据笔者的见闻和思考,认为推进文明生产进程是陶瓷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陶瓷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由陶瓷生产古国、大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的迫切需要。
陶瓷工业的文明生产涉及的内容宽泛,这里主要指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包括陶瓷产品生产、陶瓷矿物原料的开采加工运输、陶瓷色釉料等辅助材料的生产加工等相关产业。目前,文明生产是我国陶瓷工业与世界陶瓷先进生产国差距最大的,也是制约我国陶瓷工业现代化、“大而不强”的关键因素。
本文简要论述推进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进程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2.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性
2.1文明生产是陶瓷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尽管目前对现代化陶瓷工业没有科学的定义,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与生态环境不相容、工业卫生劳动条件恶劣,肯定不能称这个产业实现了现代化。意大利、西班牙堪称建陶工业现代化的世界强国,我国建陶工业虽然采用了与意大利、西班牙相同或类似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并能够生产现代化的产品,但由于文明生产进程的滞后,还不能称其为现代化产业。我国建陶工业与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差距、或是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文明生产。
2.2 当前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受到生产不文明的困扰,文明生产进程的滞后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例如:
陶瓷工业环保和工业卫生“制度”的不完善和“制度”执行的不到位,以及各地在“制度”执行上的差异性,实际上已造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一批陶瓷企业生存在本该投入于环保和工业卫生的成本节约之基础上,造成低成本低价恶性竞争,降价降质,劣货逐良货,企业以劣汰优或制约优秀企业的成长;
一些陶瓷企业生产转移的动机建立在地方环保门槛低基础之上,对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陶瓷特色产业经济造成产业空心化的威胁,环境危机的解决建立在“驱赶转移”的方法上;
损害陶瓷工业形象、夸大陶瓷工业环境污染的程度,误认为陶瓷工业必然是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技术推广工作缺乏动力机制;
文明生产进程的滞后还对陶瓷产品的发展导向产生不利影响(如大型大件产品、无缝铺贴磨边产品、抛光产品等),并影响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2.3推进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先进文化初步形成
当前,科学发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化、和谐社会、环境保护、文明生产、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等先进发展观念、理念,已成为政府、陶瓷业界人士的共识,这一方面反映了陶瓷工业的资源环境危机彰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追求。这是总结我国陶瓷工业发展经验形成的陶瓷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无疑让我们看到了推进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曙光,反映了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影响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根源分析
3.1 我国陶瓷工业近30年的快速发展和低成本制造受益于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的宽松要求,对此,许多人至今在环保和工业卫生问题上,态度暧昧,甚至存在误区,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存在的问题,经常从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产品品牌、价格等等方面,寻找许多自我安慰的解释,忽视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性。
3.2 业内人们的习惯思维定势是在企业、行业内找原因,把陶瓷工业环境危机归因于陶瓷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差、企业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等。当我们把陶瓷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把陶瓷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经济单元来看待,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近30年来我国陶瓷行业、企业的发展是靠“制度”发展起来的,靠改革开放“制度”引进、创新、提高,靠优惠政策“制度”使民营陶瓷经济、使一些陶瓷产区快速发展起来,靠“制度”取得了近30年来我国陶瓷工业举世瞩目的成就。“制度”决定行为主体应该如何行动和实际如何行动,应该如何选择和实际如何选择,决定着陶瓷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忽视国家环保和工业卫生“制度”的执行,就是默许陶瓷企业违法生产,没有尽到保护社会公共环境的政府职责,或是一些地方以罚款代替治理、违法成本过低,甚至在环保工业卫生“制度”执行上权力寻租,成为环境污染的保护者,为一些陶瓷企业经营者提供违法盈利的机会。因此,陶瓷工业环保和工业卫生“制度”的不完善和“制度”执行的不到位以及各地在“制度”执行的差异性,成为影响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的主要根源。4.推进文明生产进程的对策建议
4.重新审视“生存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通常人们认为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在我国陶瓷工业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这是正确的。但我国陶瓷工业发展到今天,如果还考虑照顾落后企业“先求生存”,默许企业超标排污,污染环境,不执行工业卫生标准,就是照顾落后、漠视违法。而且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发展起来的我国陶瓷工业,事实证明已经面临“再求发展”的诸多问题和困惑。忽视或缺失文明生产的发展已经制约了我国陶瓷工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发展(文明生产)而后求得更好的生存,应成为“生存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新共识。
4.2正确认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由市场主导资源的配置。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生产性资源,强化市场配置,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由市场来配置,陶瓷工业的文明生产涉及的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劳工保护等,必须通过强制性制度的制定、实施和严格监管,才能得以改善和有效保障。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劳工保护强制性制度应成为进入陶瓷工业的一道基础门槛,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4.3文化与制度互动,推进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进程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等观念,是我国总结发展经验形成的先进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要求创建相适应的制度,以制度维护文化,文化必须依赖于制度,先进的文化离开制度的保障,将只能说说议议、谈谈论论,言而不行或是有良好的发展理念难以收到良好的发展结果,文明生产进程推进缓慢。因此,必须研究、制定、完善全行业统一的、可行的制度和标准。建议学习参考意大利、西班牙的先进经验,逐步推进。
陶瓷工业文明生产相关“制度”的建立,必须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校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共同制定。
“制度”的执行监督管理以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政府授权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参与监督执行,媒体参与宣传、曝光和舆论监督,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举报和对公平公正执法的监督。
文化与制度又是互动的,互为因果,互有先后,离开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也是难以推进陶瓷工业的文明生产、实现真正的产业飞跃或转型。我们期待陶瓷工业文明生产“制度”能够推进我国陶瓷工业文明生产,实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先进文化,更期待文明生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进一步催生新的陶瓷文化成果,催生陶瓷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型产业模式,引导我国陶瓷工业增加包括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工业卫生在内的科技创新的投入,增强技术推广的动力,能够进一步增强全行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与管理意识。通过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使中国陶瓷工业更快地改变现状、真正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