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元投资到位,200多件珍品买入妥当,3000古陶瓷准备就绪,但昆明市却突然没有能够装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这个项目的老宅了。
昆明招商创建“博物馆之城”迎来的首位外来投资者,贵州网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圣捷如今进退两难。
记者27日了解到,林圣捷碰到的困难正是昆明市招商创建“博物馆之城”的通病。
今年8月,《昆明市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实施意见出台,政府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外引资,腾出“老宅”创建民营博物馆。但到今天3个月了,昆明没有一个“吃饭老宅”腾出,也没有一个外来投资者能走进昆明老宅这道“门”。
花钱煮了一锅“夹生饭”
偶然看《昆明日报》获知投资商机,专程赶到昆明考察投资环境,林圣捷这位拿着报纸登门的贵州老总如今进退两难,签好的投资项目无法落地实施。
林圣捷告诉记者:“我们在昆明先看好了项目落地的房子,又和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然后就一心一意地去招兵买马并筹备装修了,现在所有项目落地工作都已做好,但‘中国古陶瓷博物馆’这个项目却突然无法落地,原因竟然在于‘老宅’无法落实”。
从项目签约后,林圣捷和投资合作伙伴刘洪祥就一直在忙活,先是以荧光文物检测仪和专家鉴定相结合的保障方式,从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全国各省市收藏家协会收购征集了200多件古陶瓷艺术珍品;后又与云南省收藏家协会达成合作,通过协会以签订租赁协议方式在云南省征集了收藏家手上的数千古陶瓷艺术品;目前则在做古陶瓷艺术品的图册出版工作,做好了面向全国发送、发行的宣传准备。
“我现在有一种煮了一锅‘夹生饭’的感觉,原来已经看好的项目进驻地遇到困难,其它地方的老宅同样很难进驻。昆明招商创建‘博物馆之城’是件大好事,但现在却碰到老宅无法开放这个不和谐的‘小插曲’,我们投资商虽然相信当地政府最终会解决所有麻烦,但在当前特殊的国内经济形势之下,长时间的等待将会对商业投资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啊 ”,林圣捷说。
政府急催老宅“开门”
“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不是昆明市当前唯一的一个“无家可归”项目,一方面是八方大力支持昆明招商创建“博物馆之城”,一方面是外来投资项目无法进入老宅,“招得来进不去”成为昆明市博物馆业招商引资客观存在的矛盾。
贵州投资商、香港投资商、上海投资商等等,外来客商几乎碰到了相同的困难。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昆明市众多文物建筑和挂牌保护建筑的所有权和文物监管权分离,由此导致即使很好的博物馆项目也无法进驻。
比如说叫“吃饭老宅”让路这个问题,文管部门拿着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也没办法,很多老宅产权不在地方政府和文保部门手上,文保工作者想管也管不了。
昆明市文化局发出了声音: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外来投资者解决“老宅”难题。记者看到,贵州投资商林圣捷正在按市文化局的要求上“紧急报告”,这次来昆明投资碰到了哪些困难?需要政府帮忙解决什么问题?他和与他一样的投资者碰到的困难获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而最令林圣捷感到欣慰的是,市文化局让他直接在“紧急报告”中写出看好的老宅场地,所有困难由政府出面去协商,力争让 “中国古陶瓷博物馆”这个投资项目既到位又落地。
林圣捷告诉记者,现在博物馆古陶瓷的征集工作基本完成,聘请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如马未都、叶佩兰担任技术顾问的准备工作也已进行,组建一支专业工作者队伍的工作也已就绪。
就在这个周末,香港嘉德的7位高管还来昆明并与项目达成了合作共识,将来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交易已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就等着昆明老宅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