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中华陶瓷网——德化陶瓷频道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德化陶瓷企业
 

发布:2008-10-29 9:28:09  来源: 中瓷网 [字体: ]

(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 )

  瓷胎画珐琅,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无疑是最后一道瑰丽绚美的风景线,是璀璨夺目得令几乎所有瓷器收藏家为之心醉、痴迷、激越、亢奋,乃至黯然神伤的圣火明珠。

  就彩釉工艺而言,珐琅彩瓷器源于西洋金属胎画珐琅器;英华初现于18世纪初期的康熙宫廷内苑。

  各种色地珐琅彩瓷富于西洋意味的装饰风格,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康熙皇帝勇于并积极吸取西方文明成果的胸襟和自信,体现了千古一帝海纳百川的审美风范

  白地珐琅彩瓷的烧制,标志着进口珐琅彩料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也见证了雍正皇帝作为宫廷艺术设计大师的深厚造诣。

  轧道工艺、西洋风景人物在珐琅彩瓷器上的大量出现,则着实让我们领略了乾隆大帝热衷于锦上添花的艺术性格。

  乾隆以后,随着优雅的审美欲望在满清皇族身上逐渐消褪,更因为烧制工艺水平的下降,珐琅彩瓷器的停烧终于成为皇家和御窑厂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