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1日,围绕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规划主题,中国科学院相关人员与景德镇市领导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组,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景德镇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正大、景德镇副市长黄康明以及景德镇相关院校、部门人员、景德镇专家及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在会议中,许爱民介绍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史,陶瓷产业目前的现状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当前景德镇市陶瓷正由解困发展走向振兴,由传统走向现代,努力形成以高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的大陶瓷格局,在世界陶瓷产业重组的过程中把握机遇、重振雄风,希望得到中科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加快功能陶瓷的发展、建立院地合作。
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戚强表示,中科院南京分院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具体负责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规划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提升景德镇传统陶瓷的生产水平,同时,着力打造高技术陶瓷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对研究课题和项目的资金支持,为打造一个全新的景德镇陶瓷大格局作出不懈的努力。
经过本次交流,双方就合作达成了共识,会议初步确定12月底拟出规划初稿。同时,经过中科院与景德镇政府共同商讨,双方建立合作机制,为了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议成立了《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规划》工作小组,特命景德镇市政府副秘书长、瓷局局长闫浩作为工作小组组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夏天然为中科院方对接人。
据了解,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会见了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一行,双方就院地合作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他表示,今后,中科院将加大与景德镇市科技合作,大力支持景德镇市先进陶瓷的发展。正是路甬祥的意愿,促使了此次中科院与景德镇双方交流合作。
前瞻观点:
结合研究成果提升传统陶瓷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局长 戚强: 传统产业在中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产业,而且中国的传统产业当中,陶瓷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在景德镇在发展传统陶瓷产业过程中遇到一定的瓶颈,突破瓶颈的关键是提高它的品质和品味。中科院在陶瓷方面的研究有多年的积累。希望经过合作,科学院能为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特别是在传统陶瓷产业方面做一点贡献。同时,在与景德镇的合作中,我们更希望在先进陶瓷特别是工农陶瓷方面的合作领域上有更大的突破,提升景德镇的先进陶瓷。
创新元素跟传统材料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 周健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陶瓷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用传统的工业概念已经满足不了这种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创新的元素跟我们传统的材料相结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陶瓷产品在其它产业的用途非常广泛,关键是找到创新的元素,去提升那些陶瓷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日用瓷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的餐具现在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有创新元素跟传统的产业嫁接,才能产生非常好的前景。我们希望在院地合作方面有所突破,突破点首先在陶瓷产业方面。
选择突破点提升传统陶瓷产业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 罗宏杰: 景德镇陶瓷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要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目前景德镇的传统陶瓷产业在世界还是比较有名的,得利用高新技术去提升传统产业。第二条,就是如何面向能源、环境、信息电子等方面从高新技术领域去发展。把这两方面做好,景德镇陶瓷明天才会发展得更好。现在传统陶瓷的面非常宽,高新陶瓷面也非常广,景德镇在这里面选择哪个领域去突破,我觉得这是有学问的,首先需要分析自已的短处并清楚自己的长处,如果分析不到位,未来的发展将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