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位于江西省的中部,境内蕴藏着30多种丰富的陶瓷资源,有高岭土、硅灰石、透辉石、镁质土、含钾粘土等,这些原料主要集中在渝水区和分宜县。其中,硅灰石和透辉石、铁矿、大理石的储量在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硅灰石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1、渝水区
据江西省地质勘测局介绍,渝水区富含25种非金属矿,有硅灰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泥灰岩(石灰石)、煤炭、铁等。其中,煤的储量为4083万吨,分布在欧里、下村、水北、观巢、界水、人和等乡镇;铁的储量为15908万吨,分布在良山、界水、观巢等乡镇;石灰石的储量为5736万吨,分布在人和、下村、欧里、鹄山、观巢等乡镇;大理石工业储量为897万立方米,分布在鹄山、人和两乡。
此外,新余市渝水区透辉石资源也是十分丰富,且品质优良,矿储量在800万吨左右。透辉石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原料,因其具有独特的低温、快烧、高节能等效果,近年来在陶瓷行业被广泛使用,占配方比率可达20%以上。目前透辉石主要集中在人和乡开采和开发,开采和加工企业有30余家。据了解,透辉石分为软质透辉石和硬质透辉石,其价格也不相同,软质透辉石出厂价格在50~60元/吨,而硬质透辉石价格比软质透辉石要贵10元/吨左右。
新余市的硅灰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仅在渝水区人和乡境内已探明的储量就达5600万吨,因为该乡硅灰石储量大,品质好,开采专业,并形成当地一个经济支柱产业,被誉为“硅灰石之乡”。目前,在新余市大大小小的硅灰石生产企业大约有200家左右,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不一,产品档次迥异。70%的硅灰石生产企业集中在新余市的渝水区,由于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硅质石矿体,可开发出大量优质的硅灰石。
硅灰石是一种钙的偏硅酸盐矿物,在各类陶瓷工业中也具有广泛的用途,它不仅可以作陶瓷坯料来用,也可以作陶瓷的釉用原料来使用,是陶瓷企业常用的原料之一。渝水区生产出来的的硅灰石产品,具有白度高、晶体粗大、质量好、储量大等特点,深受陶瓷企业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江西及华东地区,而且还销往广东、四川、山东、福建等陶瓷主产区。近年来,随着陶瓷企业对原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硅灰石生产企业也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生产管理,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了解,以前的加工企业多生产针状粉级(40目~200目)和普通粉级(325目~400目)的硅灰石产品,现在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超细粉级(800目~5000目)的产品。由于产品的质量与档次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有很多企业的产品每天都源源不断地销往如越南、泰国等海外市场,并且深受客户的好品。
2、分宜县
分宜县蕴藏着石灰石、瓷土、石英石、花岗石、高岭土和一些富含钾元素的粘土等陶瓷资源。在分宜县开采的高岭土品质是目前江西最好的,主要分布在分宜县东部分宜镇罗家山一带。此外在袁河以南的大岗山乡的双源、大坑、冶元3个村境内,袁河以北的杨桥镇等地都有发现和开采。全县优质高龄土的储量达200多万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袁河以北一带,面积广,储量大。现已探明全县石灰石储量为96200万立方米。其主要分布在分宜镇、湖泽镇、洞村乡、高岚乡等地,其中,湖泽镇的石灰石中还伴生有方解石。石英石(粉石英)主要分布在袁河以南4个乡,初步勘测储量在300万吨左右。此外,在分宜县还有丰富的膨润土,又称“白泥”,是富含钙质的一种灰白色幼年土壤,在分宜多处都有开发。
近年来,随着江西陶瓷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陶土资源的开发也是越来越细。据高安一家陶瓷企业的采购人员介绍,在分宜靠近万载的几个丘陵地带,蕴藏着一种含钾量达到8%的粘土。目前,经过前期的开发,已经有几家陶瓷企业在使用,反映效果比较好,白度可达75以上。
综上所述,尽管新余地区蕴涵着丰富的陶瓷资源,但在实际的开发与销售过程中,还没有走向完善与成熟,这些企业在经营和销售中存在着以下的两个问题:
1、粗放式的经营。在人和乡看到,一些原料加工作坊遍地都是,但多是家族式的管理,或夫妻组合,或兄弟拍档,或父子经营,而且这些加工企业都是很小的规模,场地简陋,设备简单,80%的企业都是在进行简单的粉磨加工,技术含量低,甚至很多企业在进行硅灰石的加工过程中,都没有进行一些除铁工序。高安一家陶瓷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说,同样的325目产品,如果经过除铁工序后,产品的卖价可提高5~8元/吨左右。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与品位。
2、缺乏专业的销售团队。在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的原料加工企业都没有自己固定的销售人员。一家原料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说,90%的企业是小规模生产,企业产量小、利润低,如果能和一家陶瓷企业正常合作,少则每月用几百吨的产品,多则上千吨的产品,而硅灰石加工企业的产量也就千吨左右,没有必要请专门的销售人员。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进行销售呢?采访发现,这些加工企业大多不管销售的事情,多是转给中间商在做,自己就赚个低廉的加工费。据了解,粒状硅灰石每吨矿石价在80~100元/吨左右,经过粉碎加工后,产品的出厂价也就120~150元左右,而中间商能做到200~300元/吨,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利润是让中间商拿了。对此情况,加工企业也有自己的看法,主要因素是企业本身规模小,资金不雄厚,因为现在很多的陶瓷企业在原材料的结算方面,时间拖得比较长,有的甚至是3个月。这些加工企业为了能运转企业,只能是低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