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
德化青花窑场的生产方式,史书并无记载。从窑址采集到写有商号的瓷器来看,有的瓷窑只有一个商号,如石坊垅窑、路尾窑、颠倒村窑、黄仔坂窑等就分别只有“成兴”、“上玉”、“荣胜”和“万金”商号。但对德化青花窑址而言,大多数都发现有两个以上的商号,如石排格窑发现的款识有“丰盛”、“丰裕”、“胜玉”、“泉美”、“仁源”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当时德化青花瓷窑的生产,是一户人单独经营,或二至几户人联合经营的,其中联合经营的,可能是各户分开制造瓷坯,烧窑时合起来共同烧制,惟有这样,才会在同一窑地中的瓷器出现几种商号。德化发现的青花窑址,分布范围都在几百平方米之间,面积不大,这说明当时大部分烧瓷的生产规模都不大,是适用于这种个体或小型联合方式的。五十年代,在德化浔中乡的宝美村,农瓷结合,农忙务农,农闲烧瓷,家家户户都有人烧瓷。但由于德化窑炉为阶级窑,故装烧一窑的花费很大,成本很高,因而出现了一种“各自制坯,合作烧窑”的办法,即每一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一家住户也就是一个作坊,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联合几家装烧一窑,据说这办法是“自古有之”。所以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推测一个窑址出现两个以上商号的情形是一样的。福建的一些窑址相距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发现了相同商号的瓷器,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商号作为吉言,为大家所乐于使用,但也可能当时用搭烧的方法烧制瓷器在福建的窑场中是存在的。特别是那种圈足底带“成化年制”款的装饰楼阁纹并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诗句的青花碗,在德化、永春、安溪的一些青花瓷窑址中均有发现,这极可能是商人订货烧造的缘故,明显地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资本因素的痕迹。目前。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民窑青花瓷器,都注重于其艺术特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这是不全面的。
2、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
德化烧制青花瓷器的窑炉,在汤头乡石公格、葛坑乡双溪口、霞碧乡朱地村、大铭乡联春瓷窑等地均有发现。从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这些窑炉都为清代,尚没有发现明代的窑炉。
由于没有发掘,窑内结构不详。从表面观察,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龙窑,朱地村的龙窑,座北朝南,中部坍塌,首尾保存完好,龙窑约有20多目;石公格窑亦为龙窑。第二种为阶级窑,大铭乡联春瓷窑的阶级窑第二、三室保存完好,尤其是第三室几乎无损,左右各有一个窑门和观火孔,前后均有12个通火孔。
可见,德化烧造青花瓷器的窑炉主要为龙窑和阶级窑。龙窑倚山而建呈斜坡状,似一条火龙由下而上,故名“龙窑”。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能维持还原气氛。福建的阶级窑是从宋元朝时期的分室龙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阶级窑”,从外形看,已经不像龙窑了,而是一个个像馒头状的窑室单独砌造,而又互相串联起来。日本人称之为“串窑”,比起龙窑来要高大些,一般高达3米左右,宽可达7米。每一室的隔墙上有通火孔,成为半倒焰式,对烧造胎釉含钾的瓷器(如青花瓷器)而言,尤为适合。
在德化的石坊窑等能见到许多顶部钻有圆孔的三角形试温标(火照),可见当时在烧造青花瓷器中,宋代以来使用试温标观察窑温和器物瓷化程度的做法还在使用。在德化青花瓷器装饰方法,均用匣钵装烧,避免了烟灰对瓷器的直接污染,匣钵因装烧器物大小、高矮而不同,但总的看来,有三种形状,即圆筒形平底、圆筒形圜底、漏斗状匣钵三种。圆筒形平底匣钵造型与宋代同类匣钵相同,形体较大,主要用于装烧器型较大的瓷器。圆筒形匣钵底部微呈弧形,器型较矮。漏斗状的匣钵外壁深于钵底,相叠时钵内空间较大,能装烧器壁较深的瓷器,对防止瓷器粘结在匣钵上有一定的作用。可见德化装烧青花瓷器的匣钵,已不再采用宋元时期所盛行的支圈匣钵。德化青花瓷器使用的匣钵都用一个匣钵烧一个瓷器,工艺往往比较工整。此外,在德化各青花窑中特别盛行对口烧,尤其是青花小碟和杯,大都采用口缘对口缘扣在一起的办法来烧,因而这类器物的口缘都不施釉,用手摸感到很涩。青花瓷器的垫烧材料,主要为垫饼。在德化青花瓷窑,不见福建其他青花瓷窑所经常使用的以细沙为垫烧材料的现象,用沙垫烧可缩小空间,增加装烧量,但采用细沙垫烧,器物底部经常粘有一圈沙粒,这就是所谓著名的沙足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制造方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的制瓷工艺,瓷坯主要采用轮制成型,就是将挖出的瓷土捣碎后,用水碓舂细去除杂质,把细泥捏成团放在转轮上拉坯或捏制成各种器型。器物的厚薄要适度,最后入窑烧制。乾隆版的《永春州志》云:“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博植为器,烈火煅烧。厚则绽裂,薄则苦窳,饮食之器多粗拙,今其细者颇亚于饶,罂瓶罐瓿,洁白可爱,出德化、永春间有之。”这种作法,直到现在德化的一些非机械化窑场中还在使用。
3、青花瓷器的原料
德化境内多山,群峰叠翠,高岭土极其丰富。德化各青花窑场均采用本地的原料,往往都是就地取土,如德化上涌乡的羊条窑、黄仔坂窑和玉窑、割坑后碗窑等,紧挨着瓷窑的当时采瓷土矿的遗迹仍历历在目。正是这些丰富的瓷土和山上茂盛的树木,充足的水源,使得德化青花瓷器得到大规模发展。
瓷器釉药的制造,是将最坚硬的瓷土,磨碎成粉,再经淘洗沉淀等手法,去掉粗糙的成分,然后加水成浆,加入石灰。经火热,石灰与坚硬之瓷土化合,成为一种易溶之化台物,釉药即成,这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做法。五十年代,德化县国营瓷厂的釉药配方,主要原料有三种:即正长石、石灰石和稻壳灰,用100斤石灰石,450斤稻壳灰搅拌均匀,烧成灰,然后用这种灰去和长石配合:一成灰、三成长石,配成第一种釉药,适用于低温釉;一成灰,五成长石,配成第二种药,适用于高温釉。这对研究福建青花瓷器釉药提供了一个比较接近的资料。
瓷器的青花料,成分主要是钴。德化的青花瓷器呈色是不一致的,其中有一种青料呈色给人一种苍郁沉滞的感觉,稍为接近染料中土靛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极可能是使用石墨所致,石墨亦含钴。据说,自抗战发生后,海路被封锁,德化的一些青花瓷窑就是用石墨来代替进口青料。事实上,在历史上,福建不仅对外出口瓷器,而且还出口瓷器颜料,对此,《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有颇多的记载。这些所谓的制瓷颜料,毫无疑问,应该一大部分为青料。清朝初年后,德化开始进口青料,改变了单纯利用土产钴料的状况。直至抗战前,福建制瓷颜料包括钴料,完全仰给于外货者,其中十分之九是从日本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