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工业园周边农民集体感染“环境不适症”

发布:2008-12-23 8:55:59  来源: 佛山陶瓷网  [字体: ]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果断推出了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决定在未来五年,用500亿元左右的资金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上  大部分产业转移,多是发达国家的污染企业,流向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比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化工、电镀、冶金、制革、漂染等严重污染行业,相继落户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始于上世纪末,河源、清远等山区市成为第一批先行先试的地区。从珠三角转移过来的陶瓷、五金、家电、塑料、服装、机械、玩具等一大批企业,为这些地区经济的腾飞增添了巨大的动力。然而,与此同时,当地也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

  从2007年起,我省采取积极举措,大力推进规划环评,从源头上制止污染产业的转移,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产业需 进行环境评价后才能实施,并按照分区控制的原则积极引导产业转移。

  岁末,我们走访了第一批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山区河源,领略了那条工业长廊,倾听了当地群众的声音,期望在“双转移”热潮中,给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点意见参考。

  河源北部工业区从市郊白岭头一直延伸到东源县仙塘镇,分布在205国道两旁,形成一条工业高度集聚的长廊,陶瓷厂是这条长廊的主要成员。

  大约10年前,曾有市民断言:这里将成为河源市区的“暖气炉”,大量陶瓷厂开工,必将改变市区小气候。这位市民还补充说,“到过佛山的人都能体会到”。

  10年过去了,陶瓷厂的数量,正朝着早期设计的陶瓷工业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条长廊上,保留着原有的村落,也新建了不少移民居住点。经过多年的相处,当地居民如何看待这些“邻居”?

  12月5日,笔者在工业长廊附近走访时,不少村民闻讯赶来,你一言我一句,诉说对环境发生变化后的“不适应症状”。总结当地农民的话是:大批企业落户,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打破了当地的宁静,让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水不敢用

  11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执法检查报告时明确指出:广东大部分开发区和全部产业转移园区均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措施,存在水源水质污染隐患。这不仅给珠三角转出的企业带来负担,更重要的是,工业园周边的环境,原居民的家园,很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恶化。

  在东埔镇高塘村,一条宽阔且清澈的小河,曾滋养着该村楼下、长龙、长吉等三个村小组1000多人。自从恒×陶瓷厂、贝×利陶瓷厂、鹰×陶瓷厂等厂房建设开工以后,原来清凌凌的河水,现在只能在村民的记忆里流淌了。

  年过花甲的老彭说,他们三个村小组的村民,世代都以耕种为生,环绕村落的小河,是他们村灌溉和村民生活的水源。前几年,政府为工厂征地,用推土机把小河越填越窄。现在,小河变成小溪,流量不足以前的十分之一,溪水浑浊,鱼虾灭绝,就连一直生长在水边的毛竹,也有不少发黑枯死了。

  “不要说喝水,就连洗个手,都不敢用这里的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洗手就会发痒,就像被虫子咬了一样。”说起这条小溪,三个村小组的村民都显得愤愤不平。

  “几年前,还有人敢提这里的水洗澡,后来有不少人洗后得了皮肤病,就再也没人敢用了。”声音显得异常激动的老彭停顿一下,继续说:“自从河水不能再用,除了使用井水,一些村民开始使用自来水,但是自来水哪里有河水方便啊?再说,水价那么高,总不能拿自来水灌溉农田吧?”

  村民说,目前家里的井水还可以用来洗衣服、洗澡,就怕以后,连井水也不能用了,毕竟井河相连,井水被污染,是迟早的事情。

寝难安枕

  据进驻河源的某陶瓷企业生产经理透露,制造陶瓷不可能没有污染,处理烟气是世界性难题。他们公司选择到河源发展,除了看中资源优势(大量瓷土)和地价便宜外,还可享受纳税优惠政策。

  正是有这样多的好处,工业长廊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建成。尽管离陶瓷工业城的规模还有一定距离,但已经能够看到不断冒出的滚滚烟雾,弥漫散开。记者接近厂区的时候,已找不到山区清爽的空气,倒是多了一些难以形容的异味。

  村民毕竟很少接近厂区,对空气的体会,远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但陶瓷厂发出的噪音,的确让村民十分反感、厌恶。

  在长龙村小组附近有一间陶瓷加工厂,主要是对一些陶瓷次品进行再加工,比如对一些边角有残缺的瓷片进行切割。加工厂每天都产生大量垃圾,那是切割后废弃的瓷片或者无法再加工的瓷片,工厂对于这样的垃圾,通常都直接倾倒到附近山下。

  长龙村小组陈组长说:“这几天,陶瓷加工厂总在凌晨两三点,倾倒陶瓷碎片,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熟睡,突然间被轰隆隆、哗啦啦的响声打扰,许多村民都会被吵醒。”说完,陈组长指着加工厂倒垃圾的山坡说:“陶瓷的碎片经过那么长的山坡,哗啦啦响个不停,叫人怎么睡得着呢?”

  同村的另一位姓陈的村民说:“前些天村里有几个村民到环保局反映情况,陶瓷加工厂才没有继续在晚上倒碎片。但是,过不了几天,肯定又一如既往地日夜开工了。没办法,穷,就只好住在这里受罪了。”说完摇了摇头。

  村民们还说,由于村里土地大部分已被征走,到田里劳作的时间少了,很多人开始习惯了午睡。但工厂机器不休息,一躺下就被吵醒。

烟尘呛人

  在楼下村小组附近,最近新建起了一间玩具厂。村民老陈说,“不知道在烧一些什么东西,经常排放出一些黑色的烟雾,而且这些烟雾跟别的不一样,它带有极强的刺激性,闻久了会头晕。”

  居住在半山上的长吉村小组的村民也表示,这股烟雾,可以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这些远离厂房的村也能闻到。

  在高塘村,村民普遍认为一年四季,空气最好的是阳春三月,但这两三年来,尽管是阳春三月,天空也灰蒙蒙地像笼罩了一层薄纱。

  12月5日傍晚,从工业长廊往市区的回程路上,几间聚集在一起的工厂,上空浓烟袅袅,有的烟尘久久不能散去,在空中“摆”出各种姿态。

  楼下村小组的村民老彭说,自从陶瓷厂落户以来,尽管没有具体统计过,当地村民生病的情况确实多了不少。尤其是小孩子,经常会患气管炎等疾病。大人也受罪,这几年以来,很多人都长期咳嗽、流鼻涕。”

  “老人走到一起的话题,多半跟打针吃药有关。”老彭咳了几声,这几年老是莫名其妙地咳嗽,他说,要在以前(指陶瓷厂进驻之前),身体好得很,在村里跑上跑下都不觉得累,现在不行了。

  除了工厂传出的废气外,工业区烂路上的滚滚扬尘,也让村民苦不堪言,出门就成了“移动吸尘器”。

  在某灯泡厂附近的梅子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梅子村,你会看到很多房子还是新建的,但都蒙上了厚厚一层灰尘。村里两旁的风景树、村民种植的果树,树干上、叶子上都披着一件“灰衬衫”。

  梅子村的村民老何说,工厂建设后路没有修好,来往车辆都靠一条颠簸的黄泥路,每当车子经过,灰尘漫天。

  有村民反映:“每次有车过来的时候,都像见到鬼一样,因为灰尘实在太大,眼睛、鼻子、喉咙都不舒服。村里的小孩比较多,小孩子贪玩嘛,都喜欢跑出来玩,但是灰尘那么大,车子又多,现在家长都不敢让小孩串门了。”以何为生?

  很多人,包括一些转出企业也曾抱过这样的幻想,将工厂转移到山区,人力成本将大大减少。实际上,以河源为例,据有关劳动部门统计,拥有户籍人口330万人的河源市,其中110万以青壮年为主的人口在外地学习、经商或打工,留在当地的实际居住人口只有220万,这些人口中,除老弱病残之外,大多为年龄偏大又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从东莞转移到河源的某鞋厂,准备在当地招工几千人,在招工时就遇到了很大困难。

  楼下村小组村民陈某坦言,进驻村里的工厂招工,明写着本村人优先,但对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村民,还是拒之门外。“他们说我们做事效率低,而且没有北方人勤快。”要是年轻几十年,他也愿意出去闯,不会呆在这里拿几百块一个月的工资。

  楼下村的老彭也表示:“征地补偿我们不敢说不够多,但村里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坐吃山空啊。”老彭60多岁了,但他还不服老,认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土地被征以前,家里的田,他一人承担,不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还有不少剩余的谷物拿到市场去卖,一年到头,一分钱都不用向儿子、女儿拿。但现在,每个月都要靠儿女给生活费。“他们都在外面打工,赚钱也不容易,而且经常没事做,”说到这里,老彭不愿往下说了。

  也有些村民在剩余的土地上垦荒,但多半没有什么好结果。“你想种点什么都难!经常种上去的苗都会枯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长吉村村民老熊说话有些激动:“没有水,即使有田也没办法耕种了。自从小河被破坏了,只要一下雨,水就倒灌到田地里,把禾苗都淹没了。”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