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去景德镇看看陶瓷是怎样烧成的

发布:2009-1-8 9:13:48  来源: 中瓷网 [字体: ]

  作为陶瓷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能将它的魅力尽显世人?初次造访瓷都的买者又该如何去品味其中滋味? 
      
  近期,几大拍卖公司秋拍上,景德镇现当代瓷器行情又一路上涨,在这种形势下,再一起去一趟这个千年古镇。

      景德镇历史上是如何烧造陶瓷的?

      这个部分主要是根据陶瓷生产的流程来看,先看原材料,古代景德镇陶瓷最主要的原材料是瓷土和釉料,其中瓷土的古矿区在瑶里的高岭山,而釉料的古代制作区是以瑶里绕南为主要代表的。

      景德镇瓷土原料早在宋末元初就开始采用二元结构法,就是在一般的粘土中加入高岭土,使得瓷器的洁白度,致密性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以至长期以来欧洲西方世界一直无法破解中国瓷器的这个特性。

      所以才有德国传教士进入景德镇,以宗教宣传为幌子,不远万里来到景德镇,实际是商业间谍性质,仔细研究我们的生产流程以后,到高岭取走土样,回到欧洲以西方人实证的思维方式进行化学化验,终于打开了这个谜团,并且开始运用这个方法,在西方世界里广泛推广二元结构提炼瓷土的生产方式。同时,将陶瓷生产的原料土就直接以高岭土来命名。

      在高岭这个地区至今还存有许多的古代探矿、挖矿、运输矿石的遗迹,向人们讲述古老的景德镇瓷器原材料的生产过程。

  绕南地区现在遗存了很多从宋元到明清时期釉料的原始制作遗迹。釉料的半成品叫“不子”,也是挖取高岭土经过水碓粉碎,然后沉淀、踩泥、晾干等工序后,放在统一的模具里制成“不子”,这些“不子”经水路运到景德镇陶瓷作坊里后,兑水,加着色剂研磨就成为釉料。

  有了瓷土和釉料就可以开始生产陶瓷了,这个部分到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可以细细观看,这里有成型拉坯、施釉画坯、入窑烧造等过程,并有瓷乐表演,明清古建筑等可以一看。

      知道这些工艺流程以后,还要实地真正地欣赏一下景德镇古代的瓷器精品。

      (景德镇的中国瓷园的陶瓷先师祭坛) 

      这里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景德镇陶瓷馆,里面陈列了五代以来到民国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另外一个就是湖田民窑博物馆,不但有许多的瓷器,还可以看到一些窑口的遗址,加深对古代陶瓷生产的理解。

      看看拍卖市场火暴的现当代陶瓷

      现在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主要分为6个方向,分别是以珐琅瓷为代表的现代日用瓷生产;以御窑厂为代表的高级仿古瓷生产;以陶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陶瓷艺术瓷生产;以珠山八友后人为代表的民间陶瓷生产;以三龙陶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产;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产。

      其中,就艺术品市场来说,就要重点分析仿古瓷和现当代陶瓷。

      仿古瓷器,在景德镇自古以来一直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陶瓷生产门类,就是仿古瓷,这个门类因为有不惜工本、耗时绵长、成功率极低等因素,以及产品几可乱真使得这个门类的生产显得很特殊。

      早年间有传闻,一个日本人拿了一件景德镇向元华家烧制的一个高级仿古瓷瓶回国,而被中国海关截住,并定位走私的故事,使得高级仿古变得非常神秘。

      不过在景德镇这个门类的生产中确实有许多说法,比如为了烧造明代的瓷器而专门去明代古矿区挖取瓷土,然后用明代配方做釉,依照明代原件画法作画,用松木作柴窑燃料,最后还要用x光机照射数月,以改变胎体的物理结构等等,为的就是生产一件仿明的瓷器。 

      在景德镇做仿古最出名的就是向家了,他的发家也颇有传奇色彩,当初也是走过偏门,有过挖掘买卖真古董的经历,然而今非昔比,向家不但把持了景德镇历朝官窑所在地——御窑厂,建立了御窑博物馆,还和当今的文博界往来甚密,至于政府关系等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他们家的博物馆和御窑厂一定要去看一下,如果关系深厚,还能看到更多秘不示人的好东西,以及接受他们的讲解就最好了。

      现在景德镇在售卖仿古瓷器的时候有两个形式:一个是明确告诉买家这是仿的,还有一种就是“黑不提白不提”地卖,当地话叫“杀猪”,宰了一个是一个的意思。

      所以看清楚这个门类生产的话,可以防止自己不会变成猪!如果相关的上游产业,比如瓷土,釉料企业也能一并了解的话就更好了,比如位于东郊老厂康堡公寓店铺的老字号培荫堂釉料店等,一定会加深对这个门类的理解。

  然后就是目前拍卖市场上很火暴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了,之所以要把这个门类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在今年的拍卖市场上,这些名家名作已经高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地步,比如李菊生单件作品可以拍到190万元,这个价格都可以购买一件很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而且在景德镇已经到了言必称大师的地步,仿佛一夜之间,凡是在陶瓷上画画的人都是大师,都发了大财了。

      每一个人名片的正面都是艺术家,背面就是一大溜的头衔,多是某某协会的成员,从理事,委员,到主席、秘书长都有。

      那么这个门类的创作生产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有必要约见几个艺术家,甚至名家大师,一方面看看他们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市场,价位等,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们自己去感觉一下这些艺术家的气质、素质、水平、水准,然后有一个自己的判断:这个拍卖火暴的景象到底是泡沫吹出来的,还是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处女地?

      如果事先安排好,和一些比较出名的大师,主要是陶瓷学院的老师接触一下,是最好的,因为这些人目前是名气正旺的时候。

      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相对应的就是民间的大师市场,这些人大多数是家传的绘画能力,依托家族的历史分量,在当下的市场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比如景德镇的领军人物王锡良老先生就是珠山八友的后人,珠山八友的后人以及子弟发散开来在景德镇也是占了相当一部分人数。还有许多自创门户,自己开创工作室、画室,以绘画为生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其实这两个门类的陶瓷市场经常会有交叉,只是有学院背景的创作团体似乎更受市场推崇,而且也更容易在陶瓷方面有所创新。

      从2007年开始,广东等地一些高耗能的建筑陶瓷开始出现产业东移,江西因为区位的优势是东移接力的做好去处,而这些建筑陶瓷企业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基本上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毕业生,有些企业老板也是这个情况,他们把企业迁到景德镇相当于回归了。

      比如瓷砖里的金意陶、乐华、箭牌等等都在三龙陶瓷园区开工生产了,他们在为景德镇带来客观的GDP的同时,也将无情地消耗景德镇的有限资源,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后面还有许多的企业将鱼贯而入。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相对于传统的陶瓷创作,在景德镇还有一股非常强劲的陶瓷创新势力,他们以陶瓷学院的年轻学生和老师为主体,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艺术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他们赋予陶瓷创作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在继承景德镇陶瓷一些传统因素的基础上,开创了陶瓷崭新的局面。 

      比如用颜色釉表现古代人物,以窑变花釉来体现机理效果,用青花来画油画,用陶、木、金属、琉璃和瓷器做结合,以及一些比较超前先锋的雕塑等等。通常他们的作品在乡巴佬看来是很怪异的,但是就是这些奇异的作品在北京上海以及国际市场上都有不错的价格,受到许多国际买家的追捧。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厂,开设工作室和展示间,也有一些画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虽然数量不及798那么多,但是基本结构、功能、形式已经和798一模一样了。远在郊区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复原了土木结构的江南农村建筑群落,在里面为艺术家提供陶瓷创作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以及一定的辅导,使得许多老外对陶瓷也是欲罢不能的。

      在三宝村,穿梭于土里土气,古色古香的老屋子里,欣赏一下各路神仙的创作作品,坐定后吃一顿农家饭,来一壶农家酿造的黄梅谷酒,恍惚之间会让你对景德镇又多了一分喜爱。

      最后,在对陶瓷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有所了解以后,应该是自己上手创作一两件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在距离陶瓷历史博览区不远的新都陶瓷民营园里面找一个作坊学习拉坯。

      那里有一户姓段的人家,生产的坯是最多的,到他家可以找到拉坯车,上手一试。也可以约好一两个大师,到他们的作坊去,在他们的瓷器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或者干脆找一个地方,培荫堂、乐天、三宝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和想法,取一团瓷土,随意挤捏拉伸,然后选好几个颜色的釉料,肆意涂抹比画,再入窑烧制,实地感觉一下“陶瓷是怎样烧成的。”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