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快速上升、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加叠,我国沿海一批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力的制造产业基地出现了产业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建筑陶瓷著名生产基地——广东佛山市由于陶瓷企业的集中度过高与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上国家对节能减排又能有严格要求,建陶企业大规模地向外迁移,数百家陶瓷企业“离乡、离土”已引起业几个广泛关注。
但是,产业转移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在多个环节中存在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企业不仅要在新的生产基地投资和建设,还要对原有地留置的资产(厂房、设备、配套设施、库存产品等)如何保值、如何经营付出大量的精力。从佛山一家知名大型陶瓷企业获悉:该企业在近8年的时间里,已将主要的生产基地成功转移到佛山以外的市和外省区,为佛山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做出了贡献。而为了盘活留置资产,该企业将两间小型厂依法租赁给了当地两家公司。其中一个承租方在2008年11月20日停产,其法定代表人也暂时失去联系,拖欠出租方数百万元租金,还把大批欠薪工人留给了社会;这家大型陶瓷企业在当地政府的要求下,出于社会责任,先垫付了员工250多万元。
因此,转移的陶瓷企业,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经营、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还以佛山陶瓷为例: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和国内市场因素的快速恶化,导致一批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国内市场受到严重影响,这使得转移型企业留置资产的风险快速增加。陶瓷企业实施产业转移后,留置土地、厂房和设备众多,在转让、租赁过程中的经济纠纷突出地暴露在人们面前;而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企业生存发展的新隐患。
因此,不少企业表示在接受教训的同时,向政府和社会呼吁: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应关注产业转移中企业留置资产的风险。具体建议则是:首先,恳请政府部门帮助企业处理好已经发生的纠纷、帮助受损企业依法维权,减低损失;其次,相关部门对企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适当关注并积极引导防范,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陶瓷企业转移剩余厂房、土地设备等出让措施及承租方的使用资质权限,以保障转移企业的合法权益.另外,他们呼吁媒体对产业转移需防范留置资产租赁风险给予好的舆论引导,为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各方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