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掌握交际时间的最佳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这时头脑清晰,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活,效率最高。超出了一定的时间范围,便会精疲力尽,效率下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F·杜拉克在给一家大银行担任顾问时,银行的总裁规定,每月约他交谈一次该银行的管理问题,每次交谈时间为一个半小时。时间一到,总裁便握手告别。为什么要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呢?这位总裁说:“原因很简单,我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个半小时,研究任何问题,超过了这个限度,我就会重重复复。而且,如果时间太短,时间便不够,我恐怕会掌握不住问题的重点。”
这位总裁是很善于把握交谈时间的。他的作法很值得借鉴。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双方故意拖延时间,把对方搞疲劳,以便乘机取得有利于自己的效果,这在一些讨价还价的交易场合不难见到,有的边吃边谈一直耗到深夜才拍板成交。这是以造成对方疲劳来确定交往时间,对此也应有所了解,避免使自己陷入被动。
5、及时结束交际活动。当客人告辞时,不必为了显示热情而拼命挽留对方。否则,如果对方不好意思立即告辞又坐了下来,再开始的谈话只能是纯应酬了,很难涉及实质性问题。如果你是客人,要适时结束拜访。如果对方是你所了解的“黏屁股鬼”,你最好到他家“登门拜访”,而不是约他“光临寒舍”,这样可以掌握结束交际的主动权。
人际关系的55个绝招
6、运用同时与多人交际的技巧,浓缩交往活动。为了高效率地利用交往时间,有时可以按同一交往内容把几个交往对象约在同一时间相聚,而不必一一分头交往,这等于把交往活动“浓缩”了。而且,几个人聚在一起,谈话互相引发,容易使气氛活跃,话题广泛,提高效率。不过,这样会给主人接待增加难度。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准备,以避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招待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