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标普发布最新报告显示
3月2日,被视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以下简称标普)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流动性问题与严峻的市场环境,将导致部分中资大型地产商今年面临违约风险,行业整合将加剧。
■房价仍将受压下调
据统计,被标普评级的13家中资地产商里,有6家在未来一年面临可转债到期赎回,总额超过100亿港元。标普资深董事、大中华区企业评级负责人曾怡景认为,财务投资者会加快且持续撤资,预计将导致部分地产商破产。
而政府,在标普看来也并不会出手救市。理由是,地产行业的泡沫仍未挤净,调整仍将继续。此外,政府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的决心很大。今年,房价仍将受压下调。
■上市地产商相继发预警
该报告认为,今年地产业的负面因素将占据主导,形势严峻,成交量将持续低迷,融资也十分艰难。但多数地产商却在2008年消耗了大量资金,今年融资需求强烈。两相夹击,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已猜测地产商销售不利、资金紧张,但那时地产商都竭力否认。到了今年,地产商们不再遮掩。截至目前,瑞安建业、绿城中国、合景泰富、奥园集团等已相继发布盈利预警,表示去年利润会显著下降,开始做预亏准备。
标普认为,今年中资地产将延续去年以来的低迷,不可能复苏。这意味着,地产商难以回笼资金。而同时,股市债市持续低迷,银行放贷谨慎,地产商更难以取得新的融资。
■可转债赎回压力激增
致命的是,财务投资者会提前撤资,赎回可转债。曾怡景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信贷持续紧缩,财务投资者都有回笼资金的强烈需求。而且,不仅外资,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财务投资者对国内地产行业都判断悲观,相信持续撤资将是大方向。
中资地产商上市时,普遍以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引入了财务投资者。如今这些可转债成了定时炸弹。标普副董事、评级分析师符蓓透露,在标普追踪了解的13家地产商中,有6家将在未来一年面临可转债到期,总额超过100亿港元。符蓓补充分析,在熊市还看不到底的时候,可转债转为股票的吸引力很小,预计到期时,投资者会普遍选择赎回。这无疑于釜底抽薪,将成为压垮地产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新地产很难熬过今年
1月23日,中新地产未能如期支付4亿美元债券总计约1.52亿港元的半年利息,已经构成违约。穆迪和标普也将其评级下调至最低。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即破产清算前4天,中新地产于2月19日交了半年利息,险过一关。但是,今年内,中新地产还需要偿还几笔大款项。11亿港元可转换债券的认沽期权6月到期,7月要支付的4亿美元债券的下一次票息,有关珠海项目的一笔15亿元人民币贷款12月到期。这些个个都是“鬼门关”,符蓓预计,除非有奇迹,中新地产很难熬过今年。
被标普评级的13家中资地产商中,展望负面的有8家,是去年同期数字的4倍。而且,符蓓表示,除非主导行业的负面因素有根本转变,否则各公司的评级未来仍有可能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