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像
就在“南海一号”的考古探索紧锣密鼓地进行的同时,一场《当代德化瓷艺术作品展》3月16日将在广州开幕。主办方表示,当年随南海一号沉入海底的瓷器中,德化瓷是大宗。在中国外销瓷的历史上,除了景德镇的青花、粉彩,广州的广彩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品种,德化瓷器也以“中国白”闻名欧洲。
本专题撰文图片 记者卜松竹
中国最著名的外销瓷之一
至于德化瓷和“南海一号”的渊源,谭伟彬表示德化瓷是这艘宋代古船上主要的瓷器品种之一。之前在国内做过的一些南海一号出水文物展览中,展出的瓷器大部分是产自德化窑,它们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
德化瓷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外销瓷之一,因此在国外的收藏也格外丰富,比如被誉为当时第一制瓷高手,“天下共宝”的明代宗师何朝宗的作品,在西方各大博物馆中的收藏便有200多件。欧洲商人提供欧洲家庭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式样大量订货,德化窑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皿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在这些十八世纪左右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圣诞老人的形象。
而何朝宗等中国大师的代表作品,也被欧洲的陶瓷艺术家不断仿制,出现了许多“欧洲版本”,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有趣见证。
18大师携过百精品参展
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举行的这次展览,展出18位当代德化瓷大师、艺术家的130件作品,包括苏清河、邱双炯、陈德卿等名宿,以及柯宏荣、陈桂玉、苏珠庄、连紫华、许瑞峰、郑志德、颜松柳等中青年雕塑家。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传统的题材,包括观音、罗汉、历史典故等;二是现代题材,惠安女、母爱等主题是表现的重点。
策展人谭伟彬介绍,这次展览包括了当代德化瓷艺术的品种和流派,熔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于一体,艺术家充分发挥德化白瓷材质美和瓷工艺的独特表现语言,运用现代艺术的创意和形式美的法则,多方面地进行创作。比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的《坐岩观音》、《立莲观音》、《泰国佛》等,吸收明朝德化何朝宗瓷塑艺术之精华,借鉴西方美术技法,古朴而新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陈桂玉夫妇在传统技法上,加以写实、抽象等手法,《山鬼》、《天问》、《月芽泉》等作品以独特的构思和创意,把传统中国的文化和审美意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邱双炯大师的《贵妃醉酒》、《贵妃出浴》,那曼妙轻纱的材质肌理的自然表现,具有原创的艺术韵味;年轻的瓷塑艺术家苏珠庄在作品《赤壁怀古》、《唐韵仕女》、《过江达摩》、《大风歌》等,营造空间构成悬念,使传统瓷艺术步入现代巧妙构思,为传统瓷艺术提高了现代艺术品位;著名艺人林建胜的玉白瓷作品更被专家认为在瓷质、釉色、润泽度、透明度等方面都已超过著名瓷种象牙白。
“南海一号”出水大量宋朝德化瓷
“南海一号”出水的德化瓷器可以说是宋朝繁华瓷业的一个缩影。德化瓷器到了大西洋彼岸后,立时轰动欧洲。德化的瓷土被欧洲人视为世界上最理想的、细腻而又美丽的原料。由于德化瓷温暖的白色光泽,欧洲人用“中国白”来命名它。时至今日,法国仍旧这样称呼德化瓷。德化瓷的象牙白釉对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陶瓷生产起到了很大影响,包括法国的圣科得、查得雷,德国的迈森,英国的切尔西等皇家工厂纷纷仿制。在法国宫廷宴会上,象牙白釉餐具被看作是最为贵重的餐具。这批瓷器在近几十年的法国国宴上仍时有使用。
虽然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游记中曾经提到德化,但也没有亲自去考察。直到1938年,一位对德化瓷器抱有浓厚兴趣的美国医药商人苏顿,才第一次走进了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陶瓷名镇。在这里他惊讶地看到了与地理的闭塞不相称的先进窑炉,在长达一个星期不间断的烧制过程中,窑炉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410~1435度之间。苏顿表示,这解开了困扰欧美瓷器生产的最关键“商业秘密”。
德化瓷小知识
德化瓷是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畅销国外。在福建德化的德化瓷工艺大师中,最出名的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何朝宗(原名何来)。由于他塑的观音温良娴雅,后人有“何来观音”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