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村支书说了三个意思。
“一是重点项目,上级领导已审批,地必须占;二是日钢是重点项目,村里必须响应号召;三是以租用的方式占用土地,租地款每年1000元/亩,其中200元由村委会留下部分壮大集体收入,租金每五年一调整。”
当时,岚山区有12个村近6000亩耕地被划入日钢的圈地范围,“有部分地被买断,大部分地都说先租着,租期50年。”当地某村支书回忆说。
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企业征用农村土地须经过三道最基本的审批程序:一是农地转用,二是征地,三是供地。虽然批准征地的权在省和国务院,但供地的权却在市县。
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征用或占用基本农田的批准权在国务院。但将成千上万亩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地或非农用地,却是市县就可以办到。
本报就此问题多次联系日照市土地局求证,土地局方面均拒绝接受采访。
记者曾多次联系日钢,求证上述事实。但日钢方面均拒绝接受采访,集团董事长秘书赵永钦表示:“这是政府批准的,有什么事找政府。”
银行的大客户
根据记者掌握的材料,日钢集团下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包括日照钢铁集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轧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日照型钢有限公司、日照新日气体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总注册资本约为5.5亿元人民币。
据记者多方面调查了解,日钢集团总共获得了近20亿的银行贷款,其中中国银行有10亿的承兑汇票贷款,近5亿的项目贷款,日照商业银行近3亿的贷款,建行近2亿的贷款,农行近2亿的短期贷款。
从2003年开始,建行、中行,当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与日钢建立信贷关系。2004年下半年,随着日钢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几家银行的贷款也迅速增加。
某债权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看来,日钢集团的这个项目还是不错的,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是大家都想争取的大客户,如果项目不违规的话,投资回报应该很高的”。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至少二三年内,这个项目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地方政府比较支持。”
日照“钢铁梦”
日照,山东半岛海岸线上的一个新兴港口城市,有条件优良的铁矿石码头,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最早的首钢搬迁的首选地,到宝钢筹建时的备选城市,到济钢与宝钢合作的实施地,“钢铁梦”始终是日照市政府的追求。
在2003年以前,日照港并没有矿石业务。2003年6月,日照港与济钢、莱钢、邯钢等5家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合资成立昱桥公司,总投资17亿元建设矿石码头。大型码头的建立,使得日照港在金属矿石运输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日照市政府按照“港城互动”的发展思路,把临港工业作为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的突破口,吸引了森博浆纸、日照钢铁、新良油脂等一批投资在亿元乃至数十亿元的临港产业项目陆续落户日照,初步搭建起了临港工业的框架。
日照打造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选择并不多,日钢是最合适的。
当地接近发改委人士透露,日钢之所以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因为杜双华的钢铁集团在河北发展比较快,“日照又在谋划工业强市的大发展,想要扶植一个产值超100亿钢铁企业”。
森博浆纸是当时日照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但它是造纸,高污染,很难做大,而钢铁行业做大比较容易。“济钢本想在日照落地,但由于各种原因,审批手续没有办下来,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