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名称: 三彩马
图片编号: TWWW0187
收藏机构: 首都博物馆
大小尺寸: 高54厘米,长50厘米
生产时代: 唐代
生产窑口或产地: 长沙窑瓷器
品种: 唐三彩
陶瓷造型: 雕塑
说 明: 唐(618-907)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马立于长方形扁平托板上,马头左偏略下垂,表现瞬间动态,极为自然生动。鬃毛饰绿彩,自然下垂。身体呈枣红色,鲜丽明快,膘肥体壮,四肢健硕,腿部肌肉表现写实,自然,应为捏制。鞍鞯齐备:头有当卢、络头、镳、衔,颈佩攀胸、杏叶,背负鞍鞯、障泥、马镫,尻饰秋、杏叶、束尾。鞍为后桥倾斜鞍,鞍后垂有鞘。鞍鞯、障泥皆无釉,但装饰华美、立体感很强,是主人身份高贵的象征。从其未罩鞍袱来看,应是一匹正在骑用的良马。唐三彩是对唐代三彩铅釉陶的简称,以白色粘土为胎,用铜、铁、钴、锰等金属为釉料的着色剂,使釉在烧制过程中粘度小,流动性大,易垂流、晕散并可降低烧制的温度。其烧制工艺是两次烧成,先在1100℃左右高温下烧素坯,然后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施釉,再经900℃低温烧成。一般有黄、绿、蓝、白等多种色彩,以黄、绿、白色为主。唐三彩工艺始创于唐高宗时期,至玄宗时达到鼎盛,主要用于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