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SCM)思想,于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并被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一、战略成本管理(SCM)思想
当令美国会计学界的两位著名教授库珀(Cooper)和斯拉莫得(Slagmulder)认为,SCM意指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之目的。这一界定十分简明,也反映了SCM的目标导向,但未将SCM的基本特征全面概括。综合当今SCM的思想观念,笔者认为,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SCM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其一,SCM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探求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如果某项成本降低途径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如某细分市场上的顾客需要设立某项特殊的产品售后服务,虽然这一做法会增加企业成本,但它吸引了顾客,保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当然企业亦可通过工程再造(Reengineering)来重组业务流程,以达到同时降低成本和强化企业竞争地位之目的。比如,某医院通过精简就诊程序来降低成本,并且力图使得重新设计后的就诊程序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医院这一举措导致顾客增加,战略位置加强。
其二,SCM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首先,由于当今企业成本结构中,产前与产后的成本比重逐步增加,则其成本管理不应停留在产品生产过程的耗费控制方面,更要着眼于产前的产品设计和材料采购成本、产后的产品营销和顾客使用成本控制。因而SCM深入到企业的研发、供应、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部门,以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inter-organizational)相互联系的成本。其次,战略成本管理范围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超越企业边界进行跨组织(intra-organizational)的成本管理,诸如与企业价值链相关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分销商)企业建立电子资料信。又交换系统(EDI)、及时运输系统,相互协调地进行成本改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企业价值链,以获取全球经济的组合优势。最后,还应对企业外部(extraorganizational)竞争对手成本信息进行推测与分析,在相互比较中找出本企业的成本差距,重塑企业的成本与竞争优势。
其三,传统成本管理重在成本节省(CostReduction),即力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减少废品损失、节约能耗、零库存、作业分析与改进等皆属此对。而SCM重在成本避免(CostAvoidance),立足于预防。在进行企业策划时就对企业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另外,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为避免成本的发生,尽力设计满足目标成本要求、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取得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目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归纳为实现这一目的的SCM方法:一个是战略成本规划(strategiccosting)层面,旨在帮助企业通过事先的成本规划与控制,从根本上改进其长期的盈利能力。这一层面的方法主要有源于战略管理的价值链分析法,以及用于制定成本目标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规划法等。另一个是经营改进(Operationalimprovement)层面,旨在改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效率,落实成本规划。顺应这一思路的方法有Kaizen成本法、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和标竿制度、成本动因分析法等。当然这种区分不可能像刀切那样清楚。事实上,在获取企业成本优势的过程中,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同时这些方法亦是集成与整合在一起的。
(一)价值链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价值这里是指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资上的和技术上的界线分明的各项活动。波特将其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前者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等,后者如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二者皆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显著不同的具体活动。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也就是说,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波特将其划分为内部联系和纵向联系(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买方及购销渠道价值链之间的联系)两大类。联系的普遍存在意味着仅仅考察一项活动本身并不能全面理解这项活动的成本性态,同时为降低相互联系的活动的总成本创造了机会,企业可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联系来创建其整体成本优势。
1.识别与优化价值链的内部联系。企业价值链内部的联系体现在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之间,如实际采购影响外购投入的质量及生产成本、检查成本和产品质量。更多的联系体现在各种基本活动之间,如加强对投入部件的检查会降低后面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成本。
2.识别与协调价值链的纵向联系。这一联系存在于同一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能够十分显著地影响企业的成本。如供应商产品的适当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并且,改善价值链的纵向联系将使得企业与其上、下游及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这些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如施乐公司通过计算机终端向供应商提供其生产进度表,使供应商的元器件能及时运来,则同时降低了双方的库存成本。找出和追求这种机会将需要对供应商、买方及购销渠道的价值链进行仔细的研究。
3.价值链重构。在对各类联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处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可对其价值链进行适应性重构。如可通过改变产品组合、工艺流程、服务方式与服务范围、重新选择价值链的上游、下游与购销渠道或调整他们之间的联系等方式来进行价值链的剪裁与重新构建,以从根本上改变其成本地位,提高其核,动竞争力。
(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
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产品生命周期意指产品从“孕育”到“消亡”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1)产品研究和初始设计;(2)产品开发和测试;(3)生产;(4)销售;(5)顾客使用。产品在上述5个阶段中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即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近年来,由于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有关专家认为,应将产品废置之后对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产品废置成本考虑进来,以更全面地反映其生命周期成本。
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全面计量与分析,目的有三:第一,帮助企业更好地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便于企业在将产品推向市场之前,做好总体成本效益预测,以决定开发该产品是否有利可图。第二,帮助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状况,来确定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阶段现已成为SCM所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开发设计本身的成本很高,而且因为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导致相关的成本锁入(Locked-incost)。据专家测算,这一阶段所确定的产品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高达75%~90%。这意味着其成本基本确定后,各阶段只能在这一框架内进行小幅调整,成本降低余地不大。第三,由于扩大了对成本的理解范围,有利于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顾客使用与产品废置成本,以便有效地管理这些成本。
(三)目标成本规划法
如何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在满足市场需求及企业所期望的盈利水平的前提下,降低设计阶段被锁定的80%左右产品成本?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明的目标成本规划法可担此重任。这一方法对提高日本工业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立下了汗马功劳。80年代以来,这一方法被欧美许多著名的企业(如福特汽车)相继采用,大大改进了其成本与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