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与清代商船“泰兴号”打捞工作的台胞程先生,耗费大量资金,几经辗转,终于将打捞出水的36件沉船古瓷,送回了它的故乡——德化这批“出水瓷”的回归,不但保护了祖国的文化遗产,而且揭开了“泰兴号”沉船事件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8月19日,德化县举行盛大的“泰兴号”沉船出水德化窑瓷捐赠仪式,曾参与“泰兴号”打捞的台湾子朋水下文化服务公司董事长程子朋先生,捐赠了36件从“泰兴号”上打捞出水的德化窑瓷。目前,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已开设专柜,陈列这些捐赠的瓷器。
捐赠仪式结束后,笔者对程子朋先生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泰兴号”沉船打捞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一个心愿:德化瓷回家
程子朋先生今年42岁,祖籍湖北,在台湾基隆出生长大,是台湾子朋水下文化服务公司董事长。直到今年6月,为了到德化捐赠这批古瓷,他才有机会回到祖国大陆。“中国的文物,最终要回到中国。”程先生说。
1999年,英国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在印尼海域里发现了“泰兴号”沉船后,花费了大量资金,将其打捞出水,轰动了全世界。由于“泰兴号”沉船所在的海域深达30多米,迈克哈彻所在的打捞队设备和人手不足,迈克哈彻找到了印尼的一些打捞公司,向他们租借了设备和人手,合作打捞“泰兴号”遗物。因此,当时参与水下打捞的工作人员来自各个国家,其中有包括子朋水下文化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在内的一大批印尼、新加坡等地的华人。
参与“泰兴号”沉船水下作业的程先生等华人,发现这一沉船和数量巨大的中国瓷器时,就萌发了一种“魂归故里,物归原主”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当时和各国打捞人员协调上出现问题,而且发现者是迈克哈彻,他们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时隔3年之后,程先生想,应该尽快打捞出“泰兴号”上的遗物,让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重见天日。令他感动的是,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他的印尼、新加坡的华人朋友时,立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不少人还答应义务参加打捞作业。今年,程先生他们重新来到“泰兴号”沉船的打捞地点,耗费了30多万元打捞出水数百件完整的、质量精美的古瓷,包括碗、盘、粉盒、盖罐及西洋瓷等。
据厦门大学教授、原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会长叶文程等专家考证,这些瓷器大部分来自德化,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晋江、漳州等地。叶文程教授说:“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瓷器都出自于闽南的窑口,特别是一些青花瓷器,具有典型的闽南陶瓷风格。”
程先生介绍,他们做海事的华人有一种行业习惯,就是遇见了“水流尸”,必须要打捞上来,送回他们的家乡,或将它安葬,让他们魂有所依。据当时的航海日志记载,“泰兴号”遇难的人员多达1800人,但由于年代久远,这些遇难的同胞已尸骨无存。尽管如此,如能将这些文物送归故里,也算是对他们的慰藉。所以,当这批古陶瓷打捞上来以后,程先生就开始积极奔走,联系有关沉船古瓷回归故里的事宜。
今年5月,程先生将打捞出水的一部分沉船古瓷捐赠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小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批瓷器是福建德化制造的,并介绍他认识了德化古陶瓷研究专家陈建中先生。6月,程先生特地从台湾回到祖国大陆,直奔德化与陈建中先生筹划古瓷回归德化的工作。8月4日,程先生在印尼挑选了36件完好的、品种多样的德化窑瓷。
程先生欣慰地说,尽管自己几经辗转,非常辛苦,但看到这些古瓷平安返回故里,他感到异常的高兴。作为一名中国人,他觉得有义务、有责任为保护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说,他此次捐赠了36件瓷器,除了安慰那些遇难同胞外,还希望能以实际行动,号召海外的华人们,尽量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让一些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祖国,以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
陪同程子朋先生参加捐赠仪式的叶文程先生介绍,此次程先生捐赠的36件德化窑瓷是从“泰兴号”上打捞出水的瓷器珍品,它不仅验证了德化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影响,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德化窑瓷、德化瓷外销史及中国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一个遗憾:65万件瓷器被打碎
“泰兴号”被打捞出水后,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陆续进行了报道。但在接受采访中,程先生却告诉笔者,由于媒体所掌握的资料大都是第二手材料,因而报道中有许多是不真实的。他指出,这种不真实是商业运作的结果。
1999年5月在印尼海域附近被打捞出水的“泰兴号”,船长50多米,宽15米,重1000多吨,是当时少有的巨型中国帆船。1822年,“泰兴号”为了逃避海盗的抢掠,突然改变原来的航行线路。不幸的是,当船驶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海面上,船体触礁,船身入水,并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沉没。当时同行的还有另外一艘小型的帆船,小帆船的船员得到求助的信号后,立即上前营救,但是仅仅救出了船上的18名乘客。两天后,一艘由前海军上尉詹姆斯珍珠率领的满载鸦片的英国货轮“印第安那号”,从印度去波特维亚途中,驶达“泰兴号”遇难的海域,船长和其他船员冒着生命危险,又救出了180名在海上漂流的幸存者。据幸存者介绍,当时船上载有近2000名乘客及船员。
1999年5月,英国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条16世纪沉没的中国货船时,无意中发现了“泰兴号”。程先生说,迈克哈彻从沉船上打捞到了多达近100万件的中国瓷器。这批瓷器都出自闽南的窑口,其中大约有80%来自德化。当迈克哈彻等人发现了这批数量巨大的瓷器后,为了更好地炒作,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他们将其余被打捞上来的65万件品相一般的古瓷敲碎,推入海里。最后,在拍卖会上,人们只能见到35.6万件中国瓷器了。
关于这段幕后的故事,鲜有人知道。对此,程先生感到万分的愤慨和百般的无奈。
程先生还透露,当打捞工作进行到第三个月时,印尼海军发现了迈克哈彻打捞沉船的手续是假的,欲通缉他。由于时间仓促,“泰兴号”船尾还有两个舱未被打开,哈彻就仓皇逃跑了。今年,当程先生他们重新回到“泰兴号”沉船打捞点进行打捞时,发现这两个舱已经被当地渔民打开了。
由于水下作业难度很大,3个月的打捞过程中,共耗去迈克哈彻近300万美元。但是,这批数量巨大的中国瓷器的拍卖,却给他带来了高达500万美元的利润。
一个原则:不能违背道德
对于“泰兴号”是否从厦门港出发这一问题,程先生认为,据一些资料记载,当时厦门港已经封闭,因而“泰兴号”不太可能从厦门港出发。而且厦门港是官方的码头,“泰兴号”如此大的商船遇难后,当时国内却没有相关的资料记载,这是不现实的。因而,程先生猜测,该船有可能是从当时晋江等地的民间港口偷渡出境的。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牵头制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但这一公约因不同意见太多,至今未能通过。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虽然对水下文物的考古有过规定,但这些原则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水下考古工作,基本没有依照这一原则进行,而是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国政府或与打捞公司合作自行打捞。
程先生说:“如果纯粹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水下考古工作。这样就有更多的文化遗产有机会重见天日,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实物。”
尽管这样,程先生仍然指责迈克哈彻的不道德行为。他说,迈克哈彻在打捞“泰兴号”时并没有不当,但是他不该把那65万件的瓷器打碎。这种完全出于商业利益的行为,是对文化遗产的不负责任,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必须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他认为,水下打捞工作要考虑到经济因素,但不能违背道德。
据悉,近期程先生还将把这次从“泰兴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按照瓷品的发源地,捐赠给厦门、漳州、晋江等地的博物馆,让更多的文物回家。
德国斯图加特城火车站边的“泰兴号”帆船楼展览吸引了众多游人。
程子朋(右二)在介绍他捐赠的36件德化瓷。
沉船中的德化古瓷《灵芝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