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不会因为补贴政策而立即爆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三条窑炉已经在满负荷生产,第四条窑已经点火,差不多出产品了。企业考虑今年可能再上四条线。”新明珠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一谈起农村市场,就来劲。“老板现在正在调研,资金已经到位了。并且现在要求扩建和配套的呼声非常高,经销商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江西新明珠是新明珠陶瓷进军农村市场的一个试点,如果这个试点成功,那么新明珠将不断发展其它区域,对农村市场进行渗透。
三四级市场潜力巨大,是一个后进企业快速崛起取得胜利的机会,但还有许多难题等着企业们解答——是否有一套成功的“农村营销模式”存在?进军农村市场的企业应该如何去做?谁会最终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国本土企业的代表?
战略 大船难转身
企业战略的实施就是超前修建未来的路,一旦中途改变企业战略,那么已经修好的未来的路将报废,是企业很大的损失。对于大的品牌企业来说,如果要进军农村市场,就要做战略的调整,而这需要很大的成本,不可不慎重。
但是,我们很多企业并不是表现得这么成熟,而是看到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奔,结果搞得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市场到底应该在哪里了。
产品 适路才能适销
如果是农用车,不进农村市场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一款宝马轿车则绝对不是一般农村可以消费的,它的市场不在农村。这就是产品对路的问题。
新明珠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认为,打农村市场不是把产品的质量降低去打,而是从综合成本方面去考量,去做一些适合农村使用的产品,这种产品不像高端市场那样个性化那么强,要求那么大,但一定要做好。
定位 低端并非标准
即便是同类的产品,由于品牌定位的不同,在市场选择上必然是有明显差别的。定位合适则有可能成功,定位不合适必然失败,并且还必然影响品牌形象,造成固有消费群的流失。
很多人认为农村产品就是落后的东西,所以有的企业在产品功能上相对简化了。农村不等于就需要落后的东西,不等于农民就是要产品越便宜越好。作为厂家要能生产出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
价格 抛弃“虚高”不容易
农村消费水平低是个实际情况,和收入水平、生活习惯、传统观念相关。
据李重光透露,价格有两种,一是企业和经销商的价格,一是经销商和用户的价格。“我们在江西做农村市场的时候,主要是沟通为主,让经销商把虚高的价格压下来。我们要求经销商的利润是合理的。并且有一个比较细的营销规划,销量跟业绩,他的完成任务几个一挂勾,跟后面的这些奖励点挂钩,他就自愿放弃这种虚高价格,配合企业以走量为主。
服务 单靠说明书远远不够
在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中,最复杂的可能就是售后服务了。目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单靠厂家的说明书远远不够,在部分农村,专门做装修的工人都不会安装马桶、五金配件、浴缸等产品。因为这类消费品是近年来才逐渐走进农村的,许多装修工人以前没学过。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厂家、经销商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广告 赢得销量首先要赢得口碑
针对某城市市场做广告,在媒体选择上相对简单,无非电视、报纸、户外三板斧,各有各的受众,各有各的效果。
但农村最好的广告是口碑。农村人口居住稳定集中,各家关系千丝万缕,邻里走动多,村民交流多,这是城市市场所不具备的。这一特点恰恰是口碑宣传的有利条件。
最好的广告是自己的产品。由于农村的产品相对比较单调,可选择余地小,所以有一家比较活跃就可以赢得最大注意力甚至销量。
渠道 非一招一式可放之四海皆准
相对高档或价值偏高的产品,如果针对农村市场,并不是要到农村去卖,而是在县城或较大的乡镇就可以。农村市场还有一个特点是技术相当分散,也并不适合高价值的产品到处铺货。同时,在县城据点销售,不仅照顾到周边农村市场,也是拥占县城市场的必然选择。
农村市场的渠道建设有规律可循,但也相当复杂。因为,三里不同俗,很可能要厂家研究多种策略应对不同市场,非一招一式可放之四海皆准。但销售的关键是渠道,渠道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入乡随俗,就成为成败的关键之一。
物流 需“销地产”降低物流成本
佛山现在很多企业是在佛山设厂生产,然后运到其它地方销售,销地产却是在销售半径内设厂,进行生产。最后,农村市场的开拓还是要靠运输。农村现在的消费力,不管是高也好,低也好,消费市场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很有轨迹的一种市场化的变化。
当地企业唯一的优势就是就近销售,运输成本低。佛山陶瓷企业要打入农村市场,首先也要解决物流成本的难题,最好有“销地产”在支撑。
成本 高运输成本是个坎
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持续化地做一些产品,你的成本就降不下来。规模和成本关键落实在优质产品成本上。现在农村不缺产品,大量江西、四川、山东的产品抢占了市场。相对而言,这些产品质量较差,一是窑比较小,各方面的成本比较高,质量也偏差,但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运输半径比较短,就近运输,成本比较低。
投入 与收效不成比例
在城市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将营销发展方向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也顺应了市场细分和专业化营销的潮流,也有不少企业在此中尝到了甜头。但业内有人认为,农村市场极其复杂,很难开发,往往投入大、收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