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觉得美容美发市场有金可掘的他又再次出山,创办了当地第一家专业理发剪刀厂。这段波澜起伏的创业故事一直到1998年被一嘲意外”终结,陆建林对这段历史一直难忘,说起它仍不免沉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错过了最好的创业时间。”
陆建林的这家美发剪专业生产厂在当地仍是有些名气的,尽管今日它已不在了。“1993年开厂,1994年的时候厂里就已经200多个工人了,到后来要不是非得撤资,现在它应该是家500人以上的大厂了。”
一切都发展得很好,但在1998年的某天,陆建林被毫无征兆地临时通知催款了。“由于当时我们建厂是向地方投资公司融的资,而这家投资公司又因为上面一亿多资金被抽走,不得不向我们下属企业收回当初的投资资金。”1000多万元,必须在被规定的时间内还清,陆建林的美发剪厂不得不紧急“迫降”,而迫降的方式很简单———砸锅卖铁、倾囊而出。
回忆起那段“清仓出卖”的经历,陆建林仍不免胆寒,“20多万元买进来的机械设备,最终只以3万元卖出,当全部机械产品被卖掉的时候,账面上一共亏掉了800多万元。等到后期再把20亩土地和厂房卖掉,才刚好抵回来一部分,但总额仍是亏了200多万元。”更叫人灰心失意的是,外面经销商知道了陆建林的惨境,则纷纷开始赖账,应收账款100多万元就这样“人间蒸发”掉了。
“这欠下的200多万元债务,很多都是亲戚朋友借给我的,所以,这第一次创业对我而言,绝对是段辛酸的历史。“1993年到1998年,那几乎是最好的创业年代,而我,就刚好错过了这最好的时间。那个年代,好像做什么都发财,生产什么都好卖,只要你敢于创业,90%都是成功的。当时很多和我一起创业的同年龄朋友,在当时,我们的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但人家现在很多都已是资产上亿了。”
创业不成,反倒背负了200多万元的债务,陆建林的第一次资本演出就这样散场了。“但也怪不着别人,只能怪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缺乏对各种不可预知风险的抵抗能力。”陆建林失去了钱财,却从中得到了教训,“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懂得。现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关联经济,我算是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样,对整个创业体系的把握,也比以前稳当了很多。”
“我惟一的优点,就是挺过来了!”
作为第一次创业留下的“礼物”,陆建林拖着欠下的200多万元债务过了三年。“这三年,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途径。”创业之心不死的他,终于,在2001年逮着了这个机会。
“当时一个在外贸公司的朋友向我订购柔巾机的刀具,结果我一看这个产品,倒是被它吸引住了。”以前多年的专业剪刀生产经历,陆建林一眼瞄准了这个项目。“但我已经不想再做给人家配套的了,况且再做刀剪,在我概念里也已经有些嫌它俗气了。”
陆建林看中的是柔巾机的机电一体化,“这个难度系数相对高一点。2001年底,其实是一个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做的时代。但相对来说,我更倾向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需要人花精力下去研究的项目,只有它们才是我翻本的机会。因为我手上缺的就是资金,有的却是精力。”200多万元的债务并未完全还清,陆建林不敢贸然出手,他逮着这个韩国过来的柔巾机狠狠研究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