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瓷都广场主题雕塑——巨型陶瓷“渡海观音”已经开始安装调试
以下摘自《瓷天下》08第二期《瓷都广场 营造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 作者:王双季
……
“渡海观音”作为广场的主体雕塑
此前,在设计以什么主题作为广场的大型雕塑时,县委县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苏清河、邱双炯等8位当地著名瓷雕大师,对瓷都广场主题雕塑的题材方案进行认真讨论。

“观音”里面用钢架固定
有人认为,在德化陶瓷史上,数明代“瓷圣”何朝宗最为出名。若做人物雕像,此人是首选。然而,由于历史久远,何朝宗的人物形象已模糊不清,历史文献中也没有详细记载,后人无法考究。而他的瓷雕观音却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维纳斯”、“天下共宝之”,是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泉州海交馆还珍藏着他的代表作《渡海观音》。
有人认为,德化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瓷雕技术更是享誉世界。由于何朝宗的人物形象已模糊不清,因此,与会者更多倾向于将何朝宗的“渡海观音”作为广场的主体雕塑,更能充分体现德化悠久的陶瓷文化和瓷雕的艺术魅力。经过多方论证,数易方案,最终确定 “渡海观音”为瓷都广场的主题雕塑。

每块“碎片”都有自己的编号
6米“渡海观音”刷新瓷界纪录
广场上的大型瓷雕将如何烧制,已成为当地百姓最为关注的事情。
据了解,“渡海观音”烧成后高达6.4米,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领衔打造。2008年10月,在采访这位瓷雕大师时,笔者在鹏祥工业区大型瓷雕“渡海观音”的烧成车间里看到,地板上摆放着无数块状的坯体,两座电脑自动控温的电窑正进行坯体烧制。
回想一年多来的创作历程,苏清河感慨万千,他总是说这个工程虽然凝聚了多个部门和诸多工艺美术师的集体智慧,但还是有许多的“意想不到”。“本来估计打模所用的黑土是5吨,而实际却用了18吨;原先在宁昌瓷厂选择8米高的车间进行创作,后来模具切开后却无处摆放,只好又搬到鹏祥工业区1000平方米的车间内;烧制时已一再放慢烧制速度,但出炉后个别坯体还是裂开……”

效果图
苏清河进一步介绍,“渡海观音”坯体高7.5米,刷新了瓷界纪录。创作时师徒五六人齐上阵,有时还要另聘四五个工人。先用木头、铁棍等作支撑,光基座就用了2000块的砖头,如同建一座三层楼房。创作人员再也无法像往常的“精雕细琢”了,因为在搭好的台架上“高空”作业,爬上爬下,辛苦自不必说,还要考虑整体塑造的艺术性和准确性。
模具成型后,又将其无规则地分解成138块,其中身体137块,头部、脸部组成1块,然后从头到脚对每一块进行统一编号。接着创作人员参照模具雕制出每一块坯体,坯体的厚度均在3厘米--5厘米以上,最厚的达20厘米以上,是平常烧制艺术瓷的100倍。头部坯体高140厘米,宽110厘米,厚80厘米,重约250千克,需6个人同时出力才能翻动它。
138块坯体烧成后,将运用建筑技术将其拼合成大型瓷雕,身体各个部件以开片釉的形式结合得浑然天成,达到自然古朴的艺术效果。

观音的头部烧成难度最高
“头颅”内部用不锈钢架支撑
由于每一块坯体都是巨大的,制坯时无法采用现代的注浆方式成型,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印坯方式。因此,成型的难度更大。为了避免坯体烧制时出现裂纹,创作人员对照模具,反复雕琢,尽量把坯体雕制得跟模具一模一样,厚薄均匀。
坯体做得再好,如果无法烧制,也是徒劳的。因此烧成是创作这尊大型“渡海观音”的重要环节。 “烧这么厚的瓷坯跟平时烧瓷简直是‘两码事’了。”苏清河说,要让瓷坯自然晾干后才能入窑,烧制时升温与冷却的幅度都得放慢,否则容易裂开。为了提高烧制效率,还要根据坯体的大小“量身定做”两个窑炉,一个用于烧制,一个用于冷却,烧制与冷却同时进行……创作人员经过反复试验,逐渐掌握了烧成要领,使烧成率达到了90%以上。

专门为“观音头”设计的窑炉
如此“浩大”的工程对创作者来说“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太多了。苏清河说,大型瓷雕能否烧制成功还得看难度最大的头部烧制情况呢。高大的坯体,成型时就费了创作人员的不少心思,脸部是一块完整的坯体,是不能拼凑的,“头颅”雕制时内部用不锈钢架支撑,并结合最先进的建筑“干挂”技术,以防热胀冷缩时开裂。烧制环节更是困难重重,烧制时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弄不好观音的脸部就会“面目全非”。
尽管结果难以预料,但苏清河还是“志在必得”:“一个烧不成,再烧第二个、第三个……一定要烧制成功!”最近他还要对现有的窑炉进行改造,使其与头部的大小相匹配,然后打好头部烧制的攻坚战。

7.5米的泥稿

这是胸饰

观音身上的“项链珠子”有乒乓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