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可口可乐这样称霸全球的百年老店,还是国内市场三五年做成几十个亿的内资明星企业,反观他们的创业史,最初大都有凭借市场机会推出优势产品、企业迅速壮大的契机。
而这个契机往往就来自于领导人对整体市场趋势的把握。企业一旦能抓住先机,把握市场大势,锁定正在(即将)大幅上升的市场机会,在产品选项上做出精明的选择,就如同开发了一座金山,只要未来产品设计和上市运作中不出现致命错误,只要新品上市就已经成功一半。
陶瓷行业里面新企业新产品、旧企业新产品、新品牌新产品、旧品牌新产品、季度性新产品、战略性新产品等等,层出无穷。隔三岔五就能看到某某公司新产品发布会,某某公司新产品上市。
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企业能以某款产品而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有的企业能以某款产品增加自己的利润。也有的企业因为某款产品而败北。那么,作为一个陶瓷企业,推出新品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本文试图做个解读。
好处
提高品牌影响力
“谁创新,谁倒霉,你说正不正常。”坐在办公室的何新明谈到新品不断遭遇模仿时,禁不住义愤填膺。
何新明是东鹏陶瓷董事长,一直以来,其引领的企业以创新着称。无论是早期的金花米黄还是现在的洞石,都在造福于行业。“虽然模仿很严重,到处都是洞石,但是我们还是得做。不能说别人都在模仿,我干脆就不做,看你模仿谁?我们东鹏还在做,还在不断做新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的销售,都要通过创新产品来实现,这是东鹏的优势。”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鹏的洞石就是属于形象产品,这个产品的作用就是提高品牌影响力。“这个产品能卖多少,东鹏公司可能并不在意。”
5月10日,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旗鼓喧天。东鹏陶瓷梦之家梦想馆暨宾利法尼亚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去年10月,宾利法尼亚在意大利率先上市的时候,就引起国外客商轰动。”何新明对于自己的产品特别有信心。
5月11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正在大型会议室举行认购大会。“这次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只要是参会的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争先恐后现场下单。”东鹏陶瓷梦之家副总监罗勇告诉记者,就是12日当天,也有不少经销商打电话给他,希望能补单。但是由于公司有这个规定,所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东鹏此次的认购大会,主要推出13款新产品,每款产品都各有各的特色。一行业人士认为,宾利法尼亚也是属于形象产品之一。“他的推出也是为了提高品牌影响力。”
提高公司利润
作为一个陶瓷企业,应该尊重消费者,又应保障经销商利益,还必须体现厂家利益,这三者间达成完全统一几乎不可能。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利用消费者层次差异,发挥产品品种多的优势,采取以盈补亏、平均获利水平的办法展开竞争。我们不妨把这种办法称作“层次营销”,即依据产品价格水平不同,把产品分为形象产品、主打产品和走量产品。
而主打产品的功效就是在于提高公司利润。“假如你的产品是一个系列,那你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产品力最强、最具竞争优势的作为主打产品。 ”欧盟尼陶瓷董事总经理汤浩表示,先用一个最具优势的主打产品来撕开市场,打通渠道,站稳脚跟,建立起初步的销售网络,锁定第一批顾客群。然后再将其它产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渗透,顺着主打产品打开的销路迅速到达消费终端,从而带动整个产品系列的销售是众多企业的做法。
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应有其主打产品(或拳头产品),这个产品的市场成长性好并且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市场营销中新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新产品。完全新产品即新发明的产品,它是指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制成的新品。完全新产品的出现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研制时间,同时消费者有一个接受和普及使用的过程。这种新产品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大多数企业都不能提供这种新产品。一是现有产品的改良。“目前行业里面的产品普遍存在的都是以改良为主,完全新产品根本就没有。”
增加市场占有率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据统计,平均每小时就有两个新产品推上市场,同时又至少有两个产品退出市场。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规模过百亿还是白手起家的小作坊,新产品上市永远都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往往肩负着企业的多重任务或使命,而抢占市场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
业界人士认为,新明珠、新中源,采取多品牌战略就是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做法。而他们每个品牌都在接二连三推出新品更是抢占市场的法宝。
记者再深入了解,佛山很多企业新品推广手段还是陈旧落后的,他们只制作了简单的宣传画册,在他们固有的经销商群圈内派送。
一企业员工悄悄向记者反映:几年来企业每次新品上市只是在履行例事,推出新品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也没有组织人员专门研发和设计,好像新品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显然,这只是为了在旺季凑凑热闹,“只是做个样子而已”,这样来忽悠商家,很多商家却没有买企业的帐,在新品终端推广上根本没有什么配合动作,只是硬呆呆地摆设在店面里。
“不改变质量,只改变式样,目的在于美化产品的外观,以适应时尚的需要。”欧盟尼董事总经理汤浩告诉记者,陶瓷行业的新品大部分都是式样的变化而已。“新品的创新手法有很多:一是空间的创新,二是配套的创新,三是花色的创新,四是产品元素的创新。而产品元素的创新主要包括设备、工艺和流程的创新。只要这些环节稍作改动,一款新产品就出来了。”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是好事,但是最起码要进行市场调研,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
坏处
推新品的十大风险
汤浩认为,新品的产生过程是企业把货币变成产品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产品不能变成货币,那么这个企业就很危险。“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库存积压,那就很危险。”
业界人士分析,一个新品的推出将面临十大风险。第一是库存。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变不成人民币,只能干着急。第二是技术。一个新品没有技术,产品很快就会被淘汰。第三是推广。好卖的产品不一定赚钱,赚钱的产品不一定好卖。如何推广,是考验企业实力的一个体现。第三是资本。如果资本不够,刚刚推行到一半就戛然而止,那就等于前功尽弃。第四是质量。质量不过关,将马上受到经销商退货的危险。第五就是产品得不到经销商认可。第六是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第七就是生产。推新品的时候生产方面一定要做好全力的配合。第八是售后服务,产品出问题了,能否及时处理。第九是模仿。如何让别人无法抄袭。第十是寿命。产品能活多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陶瓷行业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产品质量相比以前都有质的提高。但是,产品的同质化是一大壁垒之一,也是陶瓷行业不能突破的一个瓶颈。在走访企业时,众多老板都在说,行业里面就是互相抄,可见问题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