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专家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根据统计数据和有关行政记录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这位专家认为,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在我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且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加。
陶瓷行业自金融危机以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成本上升,国内市场低迷,出口下滑,致使大片大片中小企业纷纷倒下,出现了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严峻局面,以致业内人士不得不惊呼“冬天来了”。
面对大环境的变化,行业的调剂无能为力。尽管很多品牌企业实行积极的内部调整,加大自主创新和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生存的需求。然而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无差异化、产品结构单一的众多中小型企业(也包括部分大而不强的企业),在资金紧缺、企业运营艰难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为了消化库存、缓解资金危机,不得不靠打价格战来低价销售产品。然而,这种运行是恶性循环,资金的蛋糕越来越小,同时对企业的品牌也是致命伤。很多企业主概叹,究竟能顶多久,心里是远远没底。“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也是在无奈时一种聊以自慰的精神胜利法罢了。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丝黑夜中的曙光。
然而,必须清醒的是,大的经济环境开始见底回升,并不代表销售明天就会好转,往往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陶瓷行业的影响往往滞后总体经济形势半年左右,何况总体经济还只是开始回升,而回升的速度到底如何,现在还难以预料。因此,陶瓷行业应有足够的认识和精神准备。
未雨应当绸缪。在当前形势下,陶瓷企业应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产品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整体转型,包括市场营销网点的完善布局。
今年来,不少陶企向三、四级市场进军,也有不少企业完善了产品配套,更有不少大企业开发了面向农村及小城镇市场的中低档产品,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从本报的全国市场调查来看,四川、云南及华东二、三级市场陶瓷销售都比较火爆,市场的旺毕竟存在。在大环境开始逆转时,继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等待时局的彻底好转,无疑是最稳妥的政策。
陶业众生,嗷嗷待哺。在陶瓷行业大多数企业在努力调整、以求稳步发展时,经济见底回升的利好消息无疑给波动起伏的陶业经济装上了稳压器。目前我们虽然还难以预料何时再现繁花似锦的局面,但经济回升、楼市反弹、股市走高等一系列迹象,毕竟给陶业人士以温暖和关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