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套60大庆特贡瓷--“牡丹荷花对瓶”由百年瓷都醴陵红官窑烧制。由牡丹瓶、荷花瓶组成,瓶颈均烧有“60周年”标识、瓶底烙有“60大庆特贡国瓷”火漆印。牡丹瓶身绘有6朵牡丹和3朵花蕊,象征“富贵中华”,国家繁荣昌盛,国民富贵兴旺。荷花瓶身绘制有6朵荷花和3朵花蕊,象征“和谐盛世”,国家盛世和祥,社会和谐发展。瓶体高均为39厘米,瓶口直径12.5厘米,采用“高

“贡瓷”是地方为有关部门特制的瓷器总称,一般由最高水平的官窑以最高技术烧制。我国历朝历代的“贡瓷”无一不是瓷中极品、无一不代表当时制瓷最高水平、无一不是当今的国宝。可近百年来,令无数人向往的“贡瓷”一直没有出现。新中国60华诞,几代人的心愿,人们终于迎来了代表国瓷60年最高成就的“官窑特贡瓷”--《牡丹荷花对瓶》
新中国史上的传世国宝瓷
第一套新中国60年“官窑特贡瓷”荣耀诞生
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60大庆“特贡国瓷”;中国文物学会监制、湖南醴陵市政府督造;相关部门用瓷专家张守智大师担任督陶官;“釉下五彩”传承人陈扬龙联合王坚义大师创作;使用将近绝迹的“高岭球土”和“绝密配方”,130多道纯手工烧制;永久入藏中南海紫光阁;国家知识产权部门、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地理标志产品”双重保护;北京市价格协会核准每件贡瓷以13800元公开发行。
CCTV《国宝档案》3年追踪报道揭开当代“官窑”国瓷神秘面纱
CCTV《国宝档案》视频截图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官窑”按照国家要求陆续烧制成功少量特贡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使用和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的瓷器,这些稀有的国瓷在60年中充当了“国家的名片”,在世界范围内代表中国的形象。其中陈扬龙大师手绘“牡丹瓶”尤为突出,曾被多次选用,被称为红色“官窑”中的“国宝贡瓷”。如今,60周年大庆,醴陵“官窑”被赋予了更神圣的使命--烧制新中国60周年唯一的“特贡国瓷”。
“贡瓷”历来是皇帝专享瓷,当代也只有国宴、外事国礼才少量特制,民间根本看不到,花百万也换不来一尊“官窑特贡瓷”。只要是“官窑”出品的“贡瓷”,都成了现在的国宝瓷。贡瓷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的珍贵,比如一件镂空的清雍正年间贡瓷在新加坡拍出136万,后来被湖南省博物馆回购。2004年北京拍了一件清宣统年间特贡釉下墨彩瓷,成交价860万。60年大庆迎来了中华盛世,根据盛世必以大器铭记的传统。60周年纪念至高规格“贡瓷”。并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让神秘的“贡瓷”走出神坛。
100年前造就“中华瓷王”,今天造就“60大庆特贡国瓷”
醴陵“釉下五彩”,俗以“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著称,配方至今绝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一举夺下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最高金奖”,独步天下,称为“中华瓷王”。醴陵釉下五彩被誉为中国当代瓷艺最颠峰。60年大庆特贡瓷的烧制重任,当之无愧落在了醴陵红“官窑”。在醴陵市相关部门的督造、以及当代督陶官的严格把关下。历时四年,第一款“60年大庆特贡瓷”荣耀诞生,意示着我国瓷器史进入崭新的时代。
陈扬龙大师足以撼世界,两位大师联袂,价值连城
“60大庆特贡瓷”决非普通瓷,醴陵市相关部门深悟其道。特命“官窑”领军人物陈扬龙大师、王坚义大师联袂创作。陈扬龙年青时就参与中华瓷王创作,获得釉下五彩祖师吴寿祺真传。如今已成为釉下五彩新一代宗师,他独创“薄施谈染”法,公认为釉下五彩的唯一传承人。其作品长期作为外事用瓷被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民间少见;王坚义大师更被誉为中国画荷第一人,未来釉下五彩的希望。为了“贡瓷”需要,年逾70高龄的陈大师呕心创作“牡丹瓶”,与王坚义大师创作的荷花瓶,相互辉映、巧夺天工。正如当代督陶官张守智大师所说:一位大师足以撼世界,两位大师联袂,更价值连城。为当代红“官窑”划上了举足轻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