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屈斗宫再现“丝瓷之路”[图]

发布:2009-9-11 9:41:58  来源: 泉州晚报  [字体: ]

屈斗宫古瓷窑遗址(孙艺灵 摄)

  “迪云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那是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笔下的咏叹。

  非洲肯尼亚,中世纪流传着一个名字——“中国拉姆”,意为从拉姆岛运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少就来自德化窑。

  印尼人曾经纯粹吃“手抓饭”,德化“喇叭口”大瓷碗输入之后,“手抓饭”一统天下格局得以打破。

  一切源于海运。

  宋元时期,泉州港“南通占城诸国、北通朝鲜诸国”,“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兴盛的德化瓷业,为泉州港提供了大量的青白、白釉瓷器,德化屈斗宫宋元古窑址正是我国宋元时的古外销瓷重要遗址之一。

  屈斗宫古窑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受客观条件限制,直到1976年才真正开始挖掘。“每天爬山越岭,往返几十公里,将采集到的标本肩挑手提运到县城进行清洗、登记、绘图、拍照……常常一干就是通宵达旦。”德化县文管办副主任孙艺灵对当年的挖掘经过记忆犹新。那时的孙艺灵也仅仅是个高中的娃儿,但凭借着一份对考古的热情,他加入了当时的挖掘工作中。

  那次发掘,屈斗宫共出土了6000多件瓷器标本和800多件窑具。这些瓷器装饰纹样丰富多彩,以凸印阳纹为主,有些盒盖还印有吉祥款“长寿新船”字样,说明当时是通过海运销往国外的。“屈斗宫窑的标本在国外都有发现,也能证明宋代曾大量外销。”孙副主任介绍,屈斗宫出土的高足杯、瓷粉盒、军持、壶、花瓶、抠府式碗等产品在日本和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等地都能寻到踪影。1999年,在印尼一带海域被打捞出水的清代商船“泰兴号”上发现的35万件德化瓷器中,有部分是出自屈斗宫窑的瓷瓶子和粉盒;2002年,水下考古队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不少瓷器也系德化窑所产。

  伴随着从泉州港出发的点点帆影,德化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涉重洋,源源不断地输往欧亚各国,并远抵非洲一带,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起居。漂洋过海的德化陶瓷不仅换回了一堆堆白银,还把中国先进的陶瓷制作技术和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使德化成为最早大量外销中国陶瓷的产区,也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那个时代,从崛起到繁荣,德化瓷器始终以面向海外市场为导向,把自己实用而美观的产品奉献给世界,在漫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海上丝绸之路”叫做“海上丝瓷之路”。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