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记者在通城县陶瓷工业园看到,总投资5000万元的香港博豪银峰瓷土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加紧施工。
“这是通城县陶瓷工业园入园的第一家企业。该企业现已投入3000多万元,还有4家企业正在洽谈之中。到2015年,通城拟打造成集陶瓷原料加工基地、陶瓷产品生产及出口基地于一体的华中地区‘小瓷都’。 ”通城县招商局副局长杨忠信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通城陶瓷业发展迅速,仅国有瓷厂就有10多家,大小陶瓷厂近百家,生活、建筑、工艺用瓷等声名远播。一时间,“通城造”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热销。
“那个年代,我们通城人结婚流行‘三转一响带陶瓷’,享用通城造陶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县经济开发区副主任章荣甫告诉记者。
由于一哄而起,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缺乏,通城陶瓷业好景不长,逐渐衰落。近年来,随着通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陶瓷业的复兴又被作为振兴通城经济的主导产业,提上议事日程。
通城是资源匮乏县,大部分企业“两头在外”,弥足珍贵的陶土资源,成为开发“新宠”。据专家论证,通城境内陶土储量在6000万吨以上,可作彩釉砖块、日用精陶、工艺美术陶、建设用陶和园陵彩陶的制作原料。
通城县把复兴陶瓷工业作为经济强县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抓手。对陶瓷工业的发展实行“一事一议”和“一卡定费”等多项优惠政策,确保陶瓷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去年,通城县积极组织招商队伍到广东佛山等陶瓷业发达地区推介通城陶土资源优势,成功签约了5个陶瓷项目,签约资金6.8亿元。
目前,通城县陶瓷工业园建设用地2300亩,可容纳10余家企业。通城县正在借助新一轮陶瓷产业转移契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陶瓷工业园,面向世界进行招商引资。